本书目录 上一回:咱也聊聊《道德经》——第四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书接上回,老子分别提出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冲不盈”、以及对于“有无”、“善恶”、“美丑”等主客观认知,同出而异名的辩证法则。
因此在这一章里,为了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体同并感悟天地之间的常“道”,老子分别用“天地”、“圣人”、“橐籥”这三类例证来进一步引申和阐释。
第一段浅析: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刍狗”的意思。在古时,人们用于祭祀或食用的六畜之食,狗肉便是包含在其中的。而在商周之后的祭祀中,人们渐渐地免除了狗肉这项祭品。但在需要的时候,仍会用草来扎一个形似的假狗,是为“刍狗”。一如我们现在烧的鬼钱,甚至于纸房子,纸家具等等祭品。而“刍狗”在祭祀前和祭祀中,向来是被人们小心翼翼珍惜照顾,看得非常重要。但在祭祀之后,便如废物一般任意抛弃,完全不值一提,甚至还有些许的下贱之意。因此,“刍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只是人们用于标榜自己仁义、爱心,孝顺的外在表象罢了。
其次,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一段,字面意思似乎很好理解:‘天地’即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当做是地球也行,当做是整个宇宙也可。‘天地’倘若不仁,那么它所养育的万物统统不值一提,不过和‘刍狗’一样罢了。笼统的说,就是由它所衍生出的万事万物,只要它动了‘不仁’的念头,便如草芥一般任其摧残,毫无所谓。所以,我们因此而想一想,诸如海啸,地震,台风,大旱等自然灾害,哪个不是视万物为蝼蚁随意杀戮?
但如果只理解了的本段的字面意思,恐怕很难体会老子的真实用意。所谓‘天地’,既生养并养育万物,因而被人们一厢情愿的谓之为‘仁’。却又造出了诸多的大灾难以致生灵涂炭,又被人们一厢情愿的谓之为‘不仁’。
然而殊不知‘天地’生万物,本是顺应自然而生,也就是自然而有。‘天地’灭万物,也是顺应自然而灭,也就是自然而无。它并不以人所标榜的‘仁’或‘不仁’而行事,同样也不自恃其有、自怨其无,更不会因养育了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而有所厚待,进而薄待于其他万物。
终归说来,所谓‘天地’,它只是依托于万物之自然法而生养或是除灭,并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仁’或‘不仁’的立场。万物对其来说,皆为平等,皆为顺应自然而生,从于自然而亡,无所偏爱,无所冷落,更无所谓“刍狗”一说。
例如:就拿一些海边城市来举例吧。从古至今,人们为了多收获一些海货也好,为了避免海灾也好,祭海神的仪式还一直有所保留。哪怕现在已经被视为迷信,却依旧有人乐此不疲。若说古时人们真的以为能够有所应验,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该来的海难依旧会来,海货匮乏的时候依旧打捞不到什么。
如今科技发达了,我们却还是不可能避免海灾的发生,只能通过详尽的观测来提前预防。海里的鱼被大肆捕捞,没了便是没了,也绝不会平白无故多生出一些任人打捞。
因此看来,祭祀海神的仪式到现代还有所保留,更多的是图一个心里安慰罢了;或者说是对于美好愿望的一种向往;也可以用作时刻警醒人们,要敬畏大自然。因为天地从不会因为人,或者其他生灵一厢情愿的盼望或是祈祷,而改变自己恪守着的自然之道。
第二段浅析:‘圣人’倘若不‘仁’,天下的百姓也如‘刍狗’一般微不足道,都不过是木偶任其摆布罢了。一旦这些‘刍狗’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便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了,只剩被丢弃、放弃的命运。
在这一段里,我们是需要依托于老子所提出的辩证法,来看待‘圣人’这个标签的。究竟何为真正的‘圣人’,何又为假‘圣人’?古往今来,每个世纪,每个朝代,甚至于每十年,都会出来一个被民众、甚至被自己标榜为‘圣人’的人出现。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又真正有几个‘圣人’,能够永远屹立于历史之巅,受万人敬仰?
再假设一下,倘若所有这些出现的‘圣人’都是真‘圣人’,是否至善至仁,心怀并爱护百姓,就是他们绝对意义上的行事标准?在鄙人看来,恐怕并不尽然。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籍,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能臣和大将,不是先将自己标榜为天子、圣人,然后宣扬自己心怀天下,爱护苍生的理念,进而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推崇,最终开国立朝?然而这过程中引发的战争,向来都是血流成河、白骨累累。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中惨痛,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够切实的体会到。
正如老子在第二章所说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仁’也可以这样去演绎。这世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仁’,不过都是顺应万道的产物罢了。可一旦把它框定为一个标准、一种口号、一个理念、甚至于一种治国精神,往往到最后都是适得其反,走向‘不仁’的歧途了。一如我们此世所处的,所有的国家们。哪个政权不都是以‘民主’,‘自由’,‘强富’为口号去宣扬,去实施的?可宣扬、实施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大家清者自清,往往都只剩下一句空壳的口号罢了。
因此,在老子的观点里,真正的圣人不仅仅只是‘至善至仁’,‘心怀天下’这么简单。而是这个‘圣人’已经‘心如天下’,自己的行事法则也与前文提到的‘天地’一般:视万物为平等,视苍生为己出,但绝不据为己有,不厚此薄彼,不依附于谁,更不会因空有其谈的“仁爱”,“至善”而对待万物。一切所为皆是‘无为’,也是‘无不为’,更是‘自然而为’,如行云流水一般,去做义所当为,理所当为,乃至于一切应当做的事情。所谓“大境界”,便是由此而来。
既然我们明白了真‘圣人’是怎样的,那碰到了‘假’圣人故弄玄虚怎么办?要知道,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中的每一刻,都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就如同路上遇到的牛鬼蛇神一般,数不胜数。其实老子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不尚贤”便是最佳的处世法则,只要我们坚心守志,克己修心,明辨是非,不盲目崇拜,那些假‘圣人’自然无处遁形。一如王阳明先生所提出的“人人皆可为圣贤”,倘若我们自己都成了‘圣人’、‘贤人’,又何苦去寻找那些所谓的精神指引?
例如:起源于于日本镰仓幕府的‘武士道’精神,本是用于宣扬并恪守的一种高尚的武士精神。它的初始面貌,客观的讲还是比较受认可的,讲究的是“名,忠,勇,义,礼,诚,克,仁”。在初期,真正的武士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甚至于敬仰的。并且多少有一些类似于,我们中国最近广为传颂的‘亮剑’精神。然而在历史的演变中,经过一些假‘圣人’,假‘贤人’的歪曲,为了达到自己政治、名利目的而伪善诱导,不管是在日本的内战,还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其所衍生出的种种卑劣行径可以说是令人发指,让世人深恶痛绝。此时的武士道精神,恐怕最多只能占第一个‘名’字,只可惜还是一个恶‘名’。不问是非,不问善恶,不问良知,提刀便是无尽的杀戮。最后还要用这些杀戮来标榜自己的功勋卓著,乃至于被供奉于靖国神社。不得不说,此时的‘武士道’精神已经在歧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倘若再往前追溯,大家不妨再了解一下该国的‘神道教’。开始是用于崇敬祖先乃至于万物生灵,本是教人尊敬万物自然的一种可贵精神,但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同样也是如出一辙——“不问是非”。过度的标榜和框定一种精神,就难免将这种精神或是理念归于偏激的一面,进而祸害无穷。因此,这也应了老子在之后的章节中,所提出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古人诚不欺我。
第三段浅析:先说‘橐籥’(tuó yuè),通俗来讲就是古代冶炼时用的风箱。那么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一段的含义:天地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就如同风箱一般,不使用的时候里边似乎什么都没有。然而一旦使用,里面静止的空气便化成生生不息的动力喷涌而出。而它在没有被使用的时候,里面的气仿佛永远处于虚位以待的静态中,可从不主动去彰显或是隐匿什么。但在被使用的时候,风箱中看似什么都没有的气,又仿佛推也推不尽,拉也拉不完,永远处于喷薄而出的动态之中。
所以,不管是天地还是万物,就像这风箱中的空气,看似空虚却能量无限,鼓动时则生生不息。静时就如同‘无’一般,动时就生出了‘有’。又因这些个‘有’,又化出无数个‘有’和‘无’来,进而生生不息的繁衍于宇宙之间,仿佛永远都没有穷尽,永远都处于‘动而愈出’的状态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在本段以‘橐籥’为例证,是想告诉人们:所谓‘虚实’,‘动静’都如同‘有无’一般,还是同出而异名的存在。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再到无,从虚到实再到虚,从静到动再到静。也许有人问了,反过来说行不行?例如从有到无再到有?在鄙人看来,这个必须可以行。因为这些都是相伴相生,互为因果的。假如太过偏执于一方,恐怕就违背了“道冲不盈”的本意了。
例如:既然老子用风箱做例证,那我们也不妨继续用风箱来举例。可能现在大家用风箱生火做饭的比较少了,但依旧有一些地方会使用它,所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
当我们拉动风箱的时候,用客观知识来讲:就是由我们手臂拉拽的动能,带动了风箱里的风能。而这个风能,又是作为一种催化剂来加快火的燃烧反应速率,从而快速产生出更多的热能。这些热能又传给了锅中的水或者油,锅中的食物也因此而成熟。而食物同样可以被称作为能量,以卡路里为单位去衡量。我们在吃了这些能量之后,才会有更多的力气、亦或是动能,进而去劳作。劳作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填饱肚子。怎么填饱肚子?种粮食或者寻找食物。得到了食物怎么办?回到灶台边,继续拉动风箱生火做饭。如此一来,生生不息,连绵不止,一直到我们死亡后彻底不需要这些能量。而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依旧会如此往复的继续下去,这便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奥义所在。
第五段浅析:从前文我们不难看出,天地宇宙乃至于万法万物,是从不拘泥于‘有’或‘无’、‘动’或‘静’、‘虚’或‘实’、‘仁’或‘不仁’等绝对性的标准的。因此,我们则需要把这些顺应自然的法则,学习并应用到人的身上。不管是我们的思想,行事,言论,都应该遵循万物所依托的‘道’,乃至于‘大道’。
而纵观古往今来,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等相争相杀的案例,大多都是由‘言’的争端而初露狰狞的。同样的,也就如老子提出的‘风箱’理论一样,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因为一颗相争的心,进而口不择言说出了不该说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所产生的祸害也是‘生生不息’的,进而危害于四方,使民不聊生。
这也就引出了老子在本段所阐述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大家可以理解为说的再多,不如坚守自己的本心,恪守属于自己的正义之道。也可由‘祸从口出’来进一步阐释,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先深思熟虑一下该不该这样,是不是只是为了一己私利,或者相争的心,甚至于所谓的面子,而多言或言不由衷?亦可以由老子所说的“行不言之教”进一步概括,倘若天地万物万法万道已了然于胸,又怎会有一颗相争的心?没有了相争的心,自然也就没有多言的必要了。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就不说;如拿起放下、清风拂云一般自然自在。所谓‘不言’,其实与‘无为’一样,我们可以把它按照同样的格式改一下,“无言无不言,则无不教”。也因此, 我们才可以更易如反掌的‘守中’,守护自己的本心,守护自然的‘道’,进而通透于天地之间。
例如:就拿最平常的音乐来说吧,有的人喜欢流行音乐,有的人喜欢古典音乐,有的人喜欢摇滚,有的人喜欢爵士,这本身都是追求一种精神愉悦的过程。然而总会有好事者将其区分为高雅或庸俗、尊贵或低贱、精华或糟粕,如此种种劣行,实在数不胜数。进而一些不知所谓的乐迷,也会跟着主动或者被动站队,不停的争辩着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属于哪一种范畴。甚至于一些歌者也跟着故弄玄虚,称只有自己的音乐才能直击灵魂,代表某种最高水平什么的,以图名利双收。如此一来,这种相争的心,只会随着彼此间的争辩而愈演愈烈,循环不止。哪怕在我们国内,不同歌者的歌迷总会因为口角之争,进而衍生出一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如此看来,确实不如踏踏实实、安安静静的享受并守护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因此所产生的那些相争的心,等过几年回头看看,也不过是让人脸红耳赤的云烟罢了。
因此,终归到底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去学习、体悟所有我们看得见的、或是看不见的‘道’。所谓‘道’,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复杂。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琐碎生活当中,一如老子所举的‘橐籥’例证。在我们不断精进对‘道’的理解的同时,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修心’的过程。就好像某电影里的那句台词一样——“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最后,愿每个人在修行、修心的路上,都能够得到最真的自我,以及那最精粹通透的万物之‘道’。
以上所有论点皆是鄙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异议实属寻常,还望各位看官海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