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刊物精选诸子百家哲思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作者: 李姐有解药 | 来源:发表于2017-03-28 19:45 被阅读195次

原文

二十二章

曲【1】则全,枉【2】则直,洼则盈【3】,敝【4】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5】。不自见【6】,故明【7】;不自是,故彰【8】;不自伐【9】,故有功;不自矜【10】,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曲:委屈

2、枉:屈,弯曲。

3、盈: 满。

4、敝:凋敝

5、式:古代的一种占卜工具,占卜者根据“式”的转动来占卜吉凶。此处的“式”指道。

6、自见:自现,自显于众。

7、明:彰明。

8、彰:彰显,使人看到。

9、伐:夸赞。

10、矜:骄傲。

今译:委屈反能保全,弯曲反能伸展,低洼反能满盈,凋敝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失。因此有道之士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明是非;不夸耀自己,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争过他。古人所说的“委曲可以保全”之类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啊。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开篇先讲物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认为事物的正反两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第九章“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从正面推及反面,让人得意时不要太过张扬,应保持警醒低调;本章则论述负面中蕴含的正面因子,由物理推及人理,提出 “不争”的主张,告诫人们韬光养晦、示弱处下,方能无往而不利。

已故领袖邓小平,三落三起的故事为世人熟知。从巅峰到谷底反复三次,其间所经历的痛苦和煎熬非常人所能想像,如此宠辱不惊,没有极强的韧性和超高的智慧,怎么可能做到?文革的十年浩劫,多少杰出人士因不堪受辱而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小平在恶劣的环境下保全了自己,最后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宽广的心胸构造了开放的格局,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人民迈向小康生活。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应该对这位伟人致以崇高敬意!

曲则全,枉则直”。自然界中蕴藏着这样的智慧:柳树的枝条有韧性,将一根柳条装在很狭小的盒子也不会破坏枝条的完整性,取出来以后它仍然伸展;若将同样长短粗细的木条装在这样的小盒子中,就必须折断才装得进去了。老子在后面章节也说过“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太过刚烈就会走向毁灭。所以人应审时度势,根据处境调整自己,在不利的境遇下肯低头,在狭小的空间能弯曲,能屈能伸、进退自如。韩信甘于忍受“胯下之辱”,不是胆怯懦弱,更不是没有气节,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志向,保全自身是为了成就丰功伟业,不值得为一时意气与小混混赌命,此大丈夫、真英雄也!

洼则盈,敝则新”。低洼更能涵容,因此更易满盈;凋敝恰是休养生息孕育新生之时,植物的吐故纳新,人体的新陈代谢,莫不如是。人们在逆境时容易悲观,往往很难看到其间孕育的生机,智者恰能在此时抓住机会,逆风展翅。一般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喜欢追涨杀跌,要么被套牢,要么错失良机,股神巴菲特却总能在低点介入,大量买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创造投资界的神话。

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小的时候,别人说他傻,常常捉弄他,把1角的和5分的硬币扔在地上让他捡,小威廉每次都捡5分的,这让旁观的人乐不可支,觉得这个小男孩直是愚蠢至极。消息传到威廉的爷爷耳朵里,爷爷觉得小威廉这样做很丢脸,于是开始教训孙子。哪知威廉嘿嘿一笑,狡黠地反问:如果我挑了大钱,人们还会再扔给我吗?瞧瞧人家这智商,怪不得能当总统。

做事业也是如此。精专于一个优势领域比多元发展更有可能形成强大势能,脱颖而出站到行业制高点。知名企业家王石当年忍痛砍掉旗下与房地产无关的所有项目,专注于房产领域,成就了今天的万科。

常有人感慨:“懂得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主要原因是知道做不到,所以道理还是道理,而我依然故我。老子是最提倡实践的理论家,所以开篇讲完了这些道理,直接就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做(执一、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仅如此,老子还超励志的描画出了践行的成果: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如果“执一”、“不争”,最后你就是老大,你就是NO.1。这愿景,让人完全无法拒绝,老子简直就是成功学大师的始祖,有木有?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就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自我标榜、自高自大。

自见”、“自是”是因为:不自信!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恰恰暴露了内心的虚弱。真正自信的人是虚怀若谷不惧质疑的,因为他们深知个人视野总是有局限性的,这样的人往往又能更多的汲取新知成长自己,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得自满的人是很难装下更多东西的。

王烁老师在得到的订阅专栏“大学.问”中,遇有人质疑他文中观点,总是心平气和与人探讨,偶尔有人出言不逊,他也只是云淡风清回一个:你再想想。简单几个字,风度格局自然流露,令人钦佩。

自伐”、“自矜”在这个崇尚自我和个性的网络时代,好像已经成了被人艳羡的能力。网红和娱乐新闻总比各种夫子曰更让人愉悦和放松,人们更愿意看八卦讯息而不想听老子叨叨。善于自我吹捧和炒作的人,比低调做事的人更能收割人们的注意力,很多人通过无底线的自我暴露,吸引眼球赚取流量,看似活得很滋润。

是老子的思想真的不合时宜了么?

接下来的第二十四章,老子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虚浮的东西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历史早已向我们呈现了励精图治与奢靡浮华的不同结果。没有内涵和质量的网红经济终究是俗艳的肥皂泡,虚假的繁荣撑不起民族的未来,喧嚣躁动之后,也必将回归本质。

没有精神实质的生命是空洞苍白的。长期追逐快餐似的娱乐,人的精神世界无法得到滋养,人与自己的灵魂失去了连接,越来越像一具行尸走肉。物质的丰富并不必然带来幸福,人们反而越来越难感受到愉悦,抑郁症成了这个时代的符号,人类终究无法用物质骗过自己的内心。回到文化的源头,回归内心的宁静,人类才会找回失联的自己。

好的知识理论有一个标准——自洽地解释过去,正确地预测未来几千年过去,老子的理论一步步被现实检验、印证,真正的践行者超越自己,取得巨大成就老子说:我老人家不会骗人的,我说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啊。圣人的话,咱得听!

真理从不迂腐或过时,在时间的长河中,它只会历经岁月洗涤而更加闪光,智慧的精华如一盏明灯照耀后继者的跋涉之路。

近来欣喜的发现,我这个“啃老族”,并不孤独,这条求索的路上,人越来越多。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悟.......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原文 二十二章 曲【1】则全,枉【2】则直,洼则盈【3】,敝【4】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5...

  • 嘴不争对错,则贵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活得通透的人,明白事无对错,角度不同,评判不一;高度...

  • 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争,莫与之争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3个笔记 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争,莫与之争 >> 曲则全, 枉[1]则直, 洼则盈, 敝[...

  • 断舍离(四)

    今天写啥呢?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那么通常的理解是: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

  • 做人四则

    《道德经》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概括起来有四条:处下、处静、守柔、守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

  • 垂柳

    不惧 风霜雨雪 是因为 柔韧不争

  • 道德经的智慧 权谋天下 夫唯不争而争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真正的状元之门

    走马观花道德经(22) 22.道德经第二十二景点——状元之门 第二十二章 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 曲则全, 枉则直, ...

  • 初识《老子》第22章

    第二十二章七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袌...

网友评论

  • 7fa644acea30:啃老族,你要不要找些同道建个群。我也喜欢国学,会去加入。就怕叶公好龙的人太多,不像你们一些人那样一段段一字字下功夫,他们功利心重。
    李姐有解药:@闲时偶得 谢谢亲的建议,也有朋友这样提议过,只是现在没有精力维护,先慢慢写着学习着吧,等耐得住性子啃老的朋友多了,圈子自然就建好了:smile: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ks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