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巢湖文海岁月古韵诗成行《人生感悟ABC》
第329季|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有感

第329季|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有感

作者: 一路修行做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7:34 被阅读5次
第329季|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有感

读一本书,从来没有如此惊心动魄,然而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这本书读的却让我心里翻滚着巨浪,思绪万千,有认同,有愤怒,有悲悯,更多是无奈……这本书打开了我对教育的另一扇窗。

我也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虽然教龄不长,却对语文教育颇感兴趣。我常常会问自己,语文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效果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常常会困扰着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语文教育从来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而是以语文的方式打开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语文中感受到生活与生命的美好,这便是理想的语文教育。

我时常会端详着语文课本发呆,用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来学习一本两三万字的语文课本,是不是有些浪费时间?学语文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的怎么样,成绩见分晓。在一所学校里,当某个老师所教的班级分数上不去,似乎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我曾经教过一个班级,拼了所有的劲儿,到底还是入不敷出,于是我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而那时候对于刚入职的我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我能深深感触到分数对于一个老师一位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尤其对于老师,它是教师评定一切的先决条件。所以,多数老师如火如荼的训练着学生,试卷一套又一套,白花花的试卷弄的学生都找不着北。

我曾经请教过一些老师,成绩怎么才会提高,有人告诉我:错题写50遍、惩罚甚至恐吓。得到这样高效的方法,我如获至宝,也适用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发现没有多大的效果,有的孩子不愿写,有可能就错50遍,正像有老师说辅导了100遍的错题,还可能出现101遍的错误。这就该反思怎么教了,教的效率如此低下,不但累了学生,而且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为自己曾经的愚蠢行为而感到懊悔,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老师在继续沿用着这样愚蠢至极的方法。

教育不是批量生产制造成绩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最起码应该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对于这一点,我是没有信心的,因为优秀学生的名额有限,一个班排名总会有优秀、中等以及差生出现。大多数人成了优秀孩子的陪衬,不可否认我也平时关注优秀孩子更多,但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质量,也就是说孩子在你的课堂上过得好不好,你说了算。当然,这个有风险,有可能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碰到听课,断然不能这样讲的。而我,在没有听课的情况下,常常会由于自己的“太过激动”而衍生出许多其它的东西在课堂上。这些东西我感兴趣,孩子们感兴趣,考试却不考,然而我们却能从中找到快乐。我应该庆幸的是,幸亏自己还没有像杨老师那样被家长“状告”到校领导那里,否则,教学的精神断然不会如此抖擞。

其实,教学生考出高分很简单。对于小学语文考试来说,测试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孩子们只需要在考试之前“啃书本”就行了,即使得不了高分,也不会差到哪里。但是,这样的学习,多半是“死”的,学到的也不过是死知识,初中以后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没有多大的效果了。我曾经让学生背了许多描写花草树木的精美成语,学生会写,也理解词语意思,就是在写作文的时候语言相当苍白。而且在语言表达时候,似乎背后的词语全部都交回课本。究其原因,过多的外化使得孩子们忘记了内化,没有内化,相当于没有学习。

有大学生曾经这样说:上大学之前,我会解复杂的方程式,能分析冷流暖流,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的意义,还知道细胞知识……然而上完大学之后,我却什么也不会了。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当知识不再作为考试工具时,我们的记忆很快就会忘掉,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更注重工具性,而人文性则相对渗透的较少。不妨回顾漫长的教育的生涯,上过那么多节课,经历过那么多名老师,至今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跟知识无关的内容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有人说教育就是忘掉了所学的东西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如果这样说的话,教育的含金量未免也太低了,可现实教育就是这样,我们一边贬低,一边还在继续。

作为教师,当然是教育的主要生产力,但力量相对渺小,大多数考核教师还是以成绩为标准。所以,多数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成绩。杨林柯老师说:“教育不是赛跑,它面对的是人,所以培育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的确,相对于人漫长的一生来说,我们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也不过仅仅是学生时代的那几年。当我们不在需要成绩的时候,更多的人会感觉到迷茫,当走出象牙塔后,我们学的死知识到了活的社会,还能派上用场吗?许多人忙碌着,却不快乐,幸福似乎距离自己很遥远,而这些表象竟然源起基础教育阶段。

陶行知老先生在《敬告中小学教师》中如是说:我国教育上最大的缺点,教育与社会不求配合,学校所教,社会不得其用。因之学生一离开死的学校踏入活的社会,便茫然无所手足,一无所能。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当时自己大学毕业后的那种迷茫,那种无所适从与社会格格不入,傻乎乎的妄想用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则处处碰壁。好在时隔八年后,终于明白,于是用读书的方式打开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而此时的自己似乎更能契入社会,因为学会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教育应该给学生的是一束看世界的光,悲悯,同情,真善美缺一不可。教育要使人身体上健康,精神刚强,情感柔软。放眼望去,有许多新闻令人震惊:孩子之间为了得第一名互相残杀,为了自己曾经所受的欺凌报复社会把刺刀伸向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学生在正常的体育训练中猝死,小小年纪教室里一片眼镜亮闪闪的发光,受了一点点委屈就跳楼,如此漠视生命……接下来的事情,我无法想象,这些悲剧还在不断的以其它方式出现着,刺疼着人们的心。

不适合了就要呐喊,有毛病了就得根治。我还是相信像杨林柯老师这样的从教者会越来越多,他们正在以自己的力量唤醒更多的从教者,以别样的方式打开学生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

今天,《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这本书已经唤起我对教育的思考和重新定位,相信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以读书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2018年7月20日

相关文章

  • 第329季|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有感

    读一本书,从来没有如此惊心动魄,然而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这本书读的却让我心里翻滚着巨浪,思绪万千...

  •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今天开启了一本新书———《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作者杨林柯。现在有一个读书的习惯,即就是一定会从每本书...

  •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书分享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中关于读书的一个小片段。该片段选自《读...

  •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随笔(一)

    在简书上看见简友——乐思读行对西工大教育的描述,对教育革命家的简要介绍,我被作者深邃的思想深深的吸引了,作...

  • 张爽: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到今天终于读完了杨林柯老师的这本书《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推动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

  • 于飞:与教育拔河,一个人的悲壮

    读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是一种力量和感动;读他的《与教育拔河》,联系他个人的境遇,有一种难以言说...

  • 认识自己

    今天正式读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其中第一篇文章《认识自己》,有一个让我茅塞顿开的做法———...

  • 89.变革推动者——学习是前提

    变革推动者——学习是前提 ——读六月份共读材料有感 积极主动做一个变革推动者,从变革自己的生活...

  • 理想中的教育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李晓怡 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责任。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 推动自己,推动学生

    我还在做着班主任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搞好自己的工作,让的管理班级更科学一些,我开始努力阅读一些教育著作,不断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

  • 蝴蝶花间舞:教育应该给学生的是一束看世界的光,悲悯,同情,真善美缺一不可。教育要使人身体上健康,精神刚强,情感柔软。
    这是很多有教育理想的老师的理想,然而,骨感的现实却常常给我们当头棒喝!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让教师安安心心地教书,稳稳当当地育人,是一线教师的心声!愿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的本质!
    一路修行做老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8929 说的真好

本文标题:第329季|读《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f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