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伯乐推文汇总墨海简园花影
流放路上的英雄——读《苏东坡传》有感

流放路上的英雄——读《苏东坡传》有感

作者: 已申请销号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20:35 被阅读0次

【原创声明:首发个人公众号涅水流觞 ,ID涅阳三水,文责自负。】



苏东坡十八岁那年,在父母之命下,在媒妁之言下,娶了妻子王弗,次年有了长子苏迈;

在20岁那年,考中进士,上任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于是回家守丧三年。

等到三年期满,苏东坡再一次出来上任,过一年,王弗离世,苏迈六岁。又两年不到,苏东坡父亲去世,没办法,再一次回家守丧三年。

三年期满,苏东坡已经26岁了,再一次去上任的时候,又娶了王闰之,可是比较欣赏他的仁宗又没了。

接下来神宗皇,推行新政,苏东坡作为仁宗的追随者,只能远离权利核心,被派到杭州做官。

尽管如此,当权者还是不让他好过,从杭州到密州,徐州,湖州上任苏东坡带着家人一路辗转下放。

可以说26岁之后的苏东坡,一连走在被贬的路上,一直到他43岁,到达黄州。

这时候,神宗去世了,哲宗上台了,太 皇 太 后当政,沿袭了仁宗的治国策略,于是,苏东坡才得以回到都城杭州上任。

没多久,太 皇 太 后离世,哲宗又当政,又启用新证,苏东坡再次被下放到惠州,海南,最后病死在常州。

纵观东坡的一生,一直走在流放的路上,一直走在被谪贬的路上。

从20岁开始,他生命中特别美好的青春时间,在16个州县工作过,平均一年零两个月换一个住所。

21岁,从眉山到开封赶考;

22岁,回到眉山奔丧;

24岁,又回到开封上任;

26岁,参加制科考试,成为凤翔府的判官;

30岁,回到开封,任判登闻鼓院,王弗离世;

31岁,回到眉山,为父亲守丧;

35岁,回到开封,王 安 石变 法开始;

36岁,去往杭州,任通判;

39岁,去往密州,任知州。这期间开拓了豪放派词作,《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均在此完成;

42岁,去往徐州,任知州。到任三个月,给神 宗写信《湖州谢表》,内容被新党利用,御史台逮捕,押往开封;

三个月后,因为王安石得到从轻发落,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在这里,有了东坡居士的别号,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

49岁,去往汝州,长途跋涉,小儿子不幸夭折;因丧子之痛,上书朝廷,批准到常州暂居。

50岁,调往登州,朝奉郎,同年回到开封。

54岁,自请去往杭州,留下了三潭映月,留下了苏公堤;

56岁,短暂回开封,不久又去颍州任知州;

57岁,去往扬州,任知州;

58岁,去往定州,任知州;

59岁,去往惠阳,宁远军节度副使;

62岁,去往儋州,开办学堂,带去文明;

65岁,廉州安置,永州安置;

66岁,病逝于常州,安葬于汝州郏县。

在梳理完苏东坡这些足迹之后,我发觉我的眼睛湿了。

谁的生活可以如此的颠沛流离?几十年的岁月当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苏东坡可以说是走遍了。

如果说刚开始的苏东坡,还有一腔无处发泄的激情,那么在生命的后半场,就已经有了随遇而安的状态。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43岁是他生命的分水岭,他开始变得豁达,变得幽默,豪放派诗词的开启,使他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呈现。

苏东坡身上,有着道家风范,洒脱自如的举手投足间,满满的都是自信,都是豪迈。

苏东坡身上,也有着佛家气息,不然,他也不会说自己满肚子装的,都是不合适宜;

流放的一生当中,他不止一次自请出京,又不止一次被召回,这一次的面对新的风波。

他的政绩,带着他的豪情,他的洒脱,他的热爱,遍布在大江南北。

可以说,神州土地上,处处都有他的痕迹,他的生活遗留,都是他一生为民的见证。

许多人说,苏东坡是美食家,他在那块属于他的东坡地里,种蔬菜,养家畜,然后开发各种美食。

据统计,在苏东坡的存世作品中,涉及饮食的诗词有1212首,与吃直接有关的诗词有50多首。

据说,全国各地关于“东坡”之名的菜肴足足有60多道。

在苏东坡流放的道路上,有这样的说法:“上可品玉盘珍馐,下可尝馒头豆粥。口中吃世间无一个不好吃。”

从这样的语言当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苏东坡可以陪在帝王身边,也可以陪在田院乞儿身边。

这样落差的现象,换作其他人可以自如的应对吗?

前一天在京城,花团锦簇;后一天就在流放的路上,穷困潦倒。

可即便这样落差较大的苏东坡,依然没有改变对生活的热爱,为此林语堂曾经评价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因为对生活的热爱,苏东坡不仅享受美食,更重要的是发掘美食。

在流放的路上,看到成片成片的竹子,他写下“好竹连山觉笋香”的句子;看到橘子,他写下“清泉流齿怯初尝”的句子;看到满池的荷花,他有写下“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的句子……

我们最熟悉的东坡肉,就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之后,看到那里有许多猪,但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做着吃,于是就开始研究了。

然后东坡肉就横空出世,被穷人和富人都忽视的美食,成了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就连苏东坡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在黄州种的这块地,在黄州研发了东坡肉这道菜,然后就自称苏东坡了。

这个自嘲的名字,到如今反倒比苏轼比苏子瞻更加响亮,是那种老幼皆知的存在。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英雄。

对于这样的说法,怀着深深的认同感。除了苏东坡还能有谁可以如此被人称为英雄呢?

想想看,有谁能够一边遭遇着折磨,一边快乐的歌唱呢?

有谁能够一边遭遇着被排斥,还能够一边上书着国家大计,民生之策?

有谁能够一边往偏远的地方跋涉,还能够一边热爱不减,创作诗词,研究美味?

细数他的经历,细读他的诗词,细品他的美味,除了感叹一生他是英雄之外,还能够做出怎么样的感叹呢?

所以,苏东坡的的确确是英雄,是流放路上的英雄,是一心热爱生活的英雄,是一心为百姓们谋福祉的英雄。

总之,是最接地气,也是最能飞逐在云端的英雄。

相关文章

  • 旷古奇才乐天派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 日更笔记068

    《苏东坡传》之二十三 苏东坡要被流放了,从北到南,路途遥远。然而被流放也不得安宁,原先流放发配为太守,在路上又来旨...

  • 读《苏东坡传》有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之力作也。今日读之,惊于东坡之为人,羡于东坡之文词。读其传,欲见其人。...

  • 生动有趣的选材,使人物走入人心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最初是林语堂先生写给美国读者的一本便于他们了解中...

  • 苏东坡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 林语堂 走近苏东坡 点评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致敬东坡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对苏东坡的评价,我最喜欢祝勇的评语,他说:“苏东坡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是的,苏东坡...

  • 印象东坡

    读《苏东坡传》有感一:印象苏轼 2015-03-04 16:05阅读: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一书中这样评价苏东...

  • 这份凄凉人生中的快乐

    这份凄苦人生中的快乐 ——读《苏东坡传》有感 看林语堂先生与苏...

  • 读《苏东坡传》有感----悲剧英雄王安石

    今天终于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能够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占有一席...

  • 瞿时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外二篇)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读《苏东坡传》有感 在没有读《苏东坡传》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止于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放路上的英雄——读《苏东坡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r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