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老子的帮助》中的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这四章内容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下面重点谈谈“淡乎无味”和“欲取固予”两个观点对于教学的启示。
“淡乎无味”这一观点,在老子看来,是大道的一种体现,它并非表面上的乏味,而是一种超越感官刺激的深沉与博大。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过度的激励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忽视了学习的本质。因此,“淡乎无味”的理念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追求一种平和、自然的状态,避免过度刺激和刻意追求表面的热闹。
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更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思考,而非仅仅追求形式的多样和表面的热闹。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平淡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地“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让他们在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而“欲取固予”这一观点,则强调了给予与接受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这一观点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给予和接受知识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
“欲取固予”提醒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学习资源和挑战。
《老子的帮助》不少大道理,深得其韵就是真道理,继续探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