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盛大德行的面容,完全是遵从着道的准则的。道作为一个物体的存在,是恍惚迷离的。但是在恍惚迷离的状态中,是有道的具体形态的。深远幽暗,其中是有道的精华的。这种精华是特别真实的,可以信赖的。从古至今,道的名字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用来观察万物的起源。我是怎样知道万物的起源的状态呢?就是凭借这一点。
老子讲:具有大德之人的形态,完全是以道为标准的。而这着实是极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往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纵然有向道之心,但无循道之实;虽有循道之实,但无得道之果。无形中,这代表的便是修道的三个境界。用今日的话讲,可名之为初级、中级和终极。不同的级别,对应的亦是不同种类的人。
第一类人,纵有向道之心,但无循道之实。此言意味,初级阶段的悟道今停留在对道的认识层面上。对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崇敬、向往的程度。对这一博源庞大之物仅存一模糊印象,却不知其具体所云。用《道德经》的话讲,感其“惚兮恍兮、窈兮冥兮”却不知“其中有象有精”。即是他们认为道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过于遥远。道,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因而虽心向往之,却不曾身体力行。或者说,不知如何身体力行。此等程度的悟道,仅能在虚无的层面上因敬畏予自己些警示、限制。却无法循道而指引自身的一言一行。
第二类人,虽有循道之实,但无得道之果。做到了努力用道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但却又过于机械。将《道德经》视为规章条例,将道视为桎梏于这五千言上的僵化存在。故而只能使自己的“一部分”循道而行,对于书中未明文提及的剩余部分依旧保持着丑陋与肮脏的状态。不知灵活变通,所谓循道,实乃循“死道”。却是亦未能领悟道之精髓。这样的人通常会将自己善的一面展露在外,而将恶的一面隐藏于内。表里不一,于人于己均是十分危险的。而大德之人,实乃将身心全部以道净化之。祛除了一切污秽。因此,形神间均显道气。所谓仙风道骨,指的是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后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
第三类人,便是传说中的得道圣人。本章所言,均是对于品道的“终极阶段”——圣人所言。具孔德之容;知惚兮恍兮之道中象、道中物、道中精、道中信;可以其名阅众甫。于其眼中,道依然化作存留于万物的实形具体。视之可见,触之可得。然,不得不承认,这一类修为的人也许只是老子笔下的理想化人格存在。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于有生之间达此境地,着实要难于登天。但,这却并不影响这似有若无的第三类人存在的价值。无法达到,但却可穷己力而无限接近。求上而致中;求中而致下。以上作帜,得中之实。不亦乐乎?
上述种种也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道之如何,因人而异。悟道尚浅的人,,认为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仅察“道之惚兮恍兮”却不知“其中有象”;悟道较深的人,则会逐渐感受到道的“实体性”。正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物”道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一一对应。由此观之,在得道之人的心中,道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其中有精”且“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都可以感受到“道”的存在。从古至今,道就是这样的存在着。寻道之人毕生应追求的应是感受道之魅力,享受悟之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