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文章精选想法
管仲之“不仁”与“仁”

管仲之“不仁”与“仁”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16:03 被阅读28次
管仲之“不仁”与“仁”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子曰:“仁也。”

子路曰:“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不智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不忠也。仁人之道,固若是乎?”

管仲之“不仁”与“仁”

孔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受,公之闇也;欲立子纠而不能,不遇时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知权命也;桎梏而无惭心,自裁审也;事所射之君,通于变也;不死子纠,量轻重也。夫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管仲才度义,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管仲之“不仁”与“仁”

【参考译文】

子路问孔子:“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仁者。”

子路说:“以前管仲劝谏齐襄公,襄公不纳谏,这是没有辨才;想拥立公子纠而失败,是缺乏智慧;父母死于齐国而脸无忧色,是不孝;戴上刑具,拘于囚车,而心无愧疚,是不知羞耻;侍奉曾经刺杀过的君主,是不专贞;召忽殉难而管仲苟活,是对主人不忠。难道仁者的处世之道,就是这样的吗?”

孔子说:“管仲劝谏襄公,襄公不接受,是襄公昏庸;想拥立公子纠而失败,是缺乏时运;父母在齐国被杀而脸无忧色,是知道权变和命运;戴上刑具而心无愧疚,是自己善于裁断明辨;侍奉曾经刺杀过的君主,是善于通变;不为公子纠殉难,是知道轻重。公子纠未曾成为君主,管仲也没有成为他的臣子。管仲的才能超越了节义,管仲没有被虚名束缚而死并且建立了功业,是无须被指责的。召忽虽然殉难,但追求仁道太过,不值得称赞。”

管仲之“不仁”与“仁”

相关文章

  • 管仲之“不仁”与“仁”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子曰:“仁也。” 子路曰:“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

  • 娜·日更一抄 《论语》DAY 71 “好仁与恶不仁”

    ✍️日更一抄 Day 71 “好仁与恶不仁”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 仁与不仁

    摘要:“仁”是孔子乃至于整个儒家主张的核心内容,相比之下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提倡“不仁”。双方的群己观也有很大不同,...

  • 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2019-03-24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 337、信民(《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何谓人才?

    问:桓公杀公子纠,召乎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答: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今日重读此...

  • 论语中级读本(宪问第十四)(4)

    14.16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论语学习第18天

    4月18日 晨读《里仁篇》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16】——管仲践行了济世之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仲之“不仁”与“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vp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