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贵州省茶世界简 • 茶
年少不知茶滋味,待知茶味不少年

年少不知茶滋味,待知茶味不少年

作者: 芃芃的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21:25 被阅读286次

茶者,茶人也,既是喝茶之人,又是做茶之人。一壶清茶,半天清雅,品茗茶香,悟道红尘。

有一位朋友去印度旅行的时候,无意间走进一家茶室,坐在茶室里面喝茶聊天的大多数是中年人,满脸皱纹的印度人都在大声说笑着,朋友起初正是被这谈笑甚欢的喜乐氛围吸引进来的,可是坐下来,仔细一看,才发现几乎每一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口小型的棺材。

每个人都对着棺材吃东西、喝茶,完全没有在意那个令人看了觉得心中不愉快的小棺材,语气非常自然、表情也很自在。

诧异的朋友最终抑制不住,找了一个会讲英语的印度人探听。那位印度老人淡淡地微笑:“有什么好避讳的呢?这一个棺材是我们大家都要住进去的,不过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中国人的想法是,棺材代表不幸和死亡,因此要远离。印度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既然早晚都要死,那么早点去面对,早点去思考,早点认识死,当你有一天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你已经习惯,就不会那样恐慌惧怕了。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勇敢去面对吧!印度人的话值得三思。

朋友说,他面对着棺材的第一天非常害怕,心里极不舒服,连茶也喝不下去。但是,他眼看着那么多人可以伴着棺材一起喝茶,其中一定有点什么道理,他决定挖掘出来。后来他每天都去看着小棺材喝一杯茶,这样接连喝了两个星期,他发现自己做事居然不再赶时间,连行路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生活里有很多从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一杯茶到底是怎么冲泡出来的?一块饼究竟是如何烘制出来的?”他很开心地说,“当你用心去观察时,你就懂得怎么喝茶才能够喝到茶的香味,怎么吃饼才能够吃到饼的美味。”

喝茶,让印度人不再惧怕死亡;喝茶,让人重新审视生活,品位生活;喝茶,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了。慢下来的生活,才叫真正的生活。所以,当你看到一个老板慢悠悠的品着茶,静静地听着下属十万火急的报告着公司遇到的困难,你该明白,为什么老板能够那么的泰然处之,因为他手中有一杯茶,死亡都已不惧怕,生活中还会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呢?

相传,清朝乾隆时期,发生了一件与茶叶有关的趣事。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一次乾隆微服私访来到杭州的一座酒楼,当时正值清明时节,于是就将随身携带的龙井新茶给店里的伙计,让拿去冲泡。细心的伙计看到乾隆里面穿的龙袍露出的一角,就拿着茶叶紧张的告诉正在烹调虾仁的老板,老板一惊慌就错把伙计手中的茶叶当成葱花撒在锅里,没有想到乾隆尝过这道菜后,练练称好。从此这道菜就流传下来了,就是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龙井虾仁”,采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芽与新鲜的河虾烹制而成,清香鲜嫩,营养丰富,雅致独特。

喝茶的人,运气不会差,茶叶掉进菜里,就成就了一道名菜。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用茶叶制作的美食很多,人们每天都会吃的茶叶蛋也是其中一个。

看中医的时候,拿药回家吃的时候,老中医总会叮嘱爱喝茶的病人一句“吃药期间不能喝茶!”

为什么吃药之后不能喝茶呢?据传,这句话还是名医李时珍传下来的。

据说,李时珍为了治病救人,给百草立纲定目,走遍大江南北,尝遍百药。为了摸清各种药草的功能效用,每挖一种药,都要亲口尝尝,然后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

有一次,李时珍吃了一种毒药,满身发肿,走不动路,身上又没带毒药的药物。李时珍自知必死,睡在一棵小树下,望着苍天,泪流满面。他把平生记载各种草药的本子枕在头下,意思是:希望在他死后,有人发现这个记录本来继承他的事业。

一阵风吹来,满山树木哗哗作响,小树的叶子被砍得纷纷落下。有一根小树枝,被风吹断了,连枝带叶一起掉在李时珍的嘴边。这位药圣人,临要死了还念念不忘尝药,他把掉下来的树叶,一点一滴都嚼着吞了。慢慢地,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李时珍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的肿全消了。爬起来走走,跟往日一样。他好像做了一场梦,忙把那棵小树一看,原来是一棵茶树。他记得自己昨天嚼了它的叶,心想:是不是茶叶有解毒作用?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李时珍再一次吃了那有毒的草药。不一会,满身又肿起来了。他忙摘了一把吞下去,跟前次一样,自己又睡着了。二次醒来,他满身毫无痛苦,真是喜出望外!后来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得出茶能解药性的结论,并把它记了下来,一代一代地传给了后人。

大部分茶叶都有保健解毒的功效。比如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春天,万物生发,又是一年喝茶的好时节。明前茶的龙井,信阳的毛尖,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中,韵香型铁观音要用盖碗泡,这样才能泡出清香型铁观音的香气和美好的滋味。因为盖碗是白瓷制作,不吸味,导热也快。铁观音为珠茶,干茶与展开后的体积相差甚大,盖碗有利于其叶面的伸展,以鉴赏叶底。而且现代铁观音基本都是飘香茶的做法,即轻发酵轻火,与传统铁观音有别,所以更重视其香味,固以盖碗冲泡,当打开碗盖闻盖香时,这是紫砂壶无法比拟的。又称“三才杯”的盖碗,盖为天,杯为人,托为地,是为天地人,也喻为品茶时天地人合一,才能品出茶的真味。

除了水、茶具、冲泡时间外,还有一点就是“心”。好茶、好水、好茶具,没有一颗细品的"心",所喝的不过是一杯开水罢了。所谓“一叶一菩提”,每一壶茶都是一个人生,每一壶茶都是一个轮回,每一壶茶都是一方世界。只有细细品味,触动到你的心底的“禅”,才能算是品茶人。

所以,古人的诗词中才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等佳句。

相关文章

  • 年少不知茶滋味,待知茶味不少年

    茶者,茶人也,既是喝茶之人,又是做茶之人。一壶清茶,半天清雅,品茗茶香,悟道红尘。 一 有一位朋友去印度旅行的时候...

  • 年少不知茶滋味

    年幼时 喜爱雪糕汽水果汁 偏爱酸酸甜甜的味道 那时不解 大人们爱喝白开水 或者泡茶 茶水有什么好喝的 不甜不酸 甚...

  • 茶味

    “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我们到处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着与知味的人对饮吗?”—...

  • 【茶事】无味之味乃至味

    一个不喝茶的人读茶书是笨拙的,看中不知味,品啜待启始。 《茶味初见》里首先读到的是出处,上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什么样...

  • 禅茶一味——道法自然

    茶人爱茶,知茶性、识茶味、行茶道,不做茶的奴隶;与茶为友,同茶共舞,顺应茶之“苦”、“涩”、“香”、“甜”自然百味...

  • 品茶,这些茶汤滋味属于你要知道!

    1.水味 一般形容茶汤滋味的。指喝茶时,明显感到茶味和水的分离、不融合,尤其在咽下之后,口腔中空无茶味的感觉...

  • 一盏清茗觅知音

    灯下坐酌擎一盏,余杯待与知茶人。 以茶觅知己,茶语传君家。 郁郁一庭竹,繁繁寺中花。 新叶浮杯盏,茶语味清香。 茶...

  • 茶味知味

    识人如识茶,外表看起来差别不大。 只有品味过后才知道,其中滋味,各不相同。 有的初喝感觉清淡,但细品回味甘甜。 有...

  • 露宿街头,逍遥一夜

    夜,心绪不宁不知何如…… 茶至于杯中,已忘记水茶分离,品饮茶汤滋味,心中五味杂陈,辜负了茶,也辜负了时光和心情。 ...

  • 茶意人生

    泡茶,知性。 喝茶,知味。 论茶,知心。 茶如诗词,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少不知茶滋味,待知茶味不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oe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