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馆优质阅读精选考研
想全面了解中国哲学,汉代的经学和魏晋的玄学你得知道!

想全面了解中国哲学,汉代的经学和魏晋的玄学你得知道!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2:46 被阅读111次

    如果你喜欢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汉代至宋代之间的,那这两家的哲学必须得知道,一个是汉代的经学,另一个是魏晋时期的玄学,二者在中国哲学中的影响巨大,其地位也不可磨灭。具体这两家的核心思想和哲学主张如何呢?一起来概要式的进入——

    一,汉代经学

    汉代经学主要表现于:经学的形成——六经;经典的解释——今、古文经学

    何为六经?

    六经(《乐经》已失传)

    六经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而汉代把《礼经》称为《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被更名为《礼记》。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一直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器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1,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由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为官学,使儒学独尊,从而使今文经学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今文经学中又分很多派别,如《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特点:今文经学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让人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礼仪。

    2,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古文经书出于孔子壁中。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曾请求建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官学,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做历史来研究。

    3,谶纬

    (1)谶

    谶是一种流行于汉代的以“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易纬》下)为目的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谶语 “亡秦者胡也”。

    (2)纬

    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卷六《易纬》下),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就有七纬,易有易纬,书有书纬等。

    4,宇宙观

    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易纬·乾凿度》

    在《周易》中体现了中国最早的朴素哲学,里面还有中国最早的辩证法和宇宙观。

    5,孔子的后世影响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崇的帝王、圣人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说尚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6,经学代表人物——王充

    王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建武三年,充生。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之言。其论说始若诡於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论衡·自纪篇》

    王充

    (1)元气观

    王充提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是和云烟相似的物质,是没有意志的。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篇》

    “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自然篇》

    气的属性是自然、无为。

    (2)自然无为

    王充在其著作《自然篇》中指出: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

    (3)对“天地故生人”的批判

    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物势篇》

    人,物也,而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秉气之元,与物无异。——《辨祟篇》

    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道虚篇》

    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相产。——《物势篇》

    (4)对感应说的批判

    王充的经学认为天人感应论者抹杀了天和人的差别,鼓吹“天人合一”,但是天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根本没有意志;而人是动物中具有智慧的东西,有感情欲望,因而才能进行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王充的哲学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天人感应论者认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人君的喜怒能够影响到气候的寒温,王弼认为所谓“人君喜则温,怒则寒”,是把天当成农夫桑女之徒,是完全和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相违背的。他反驳指出,寒温气候属于自然季节的变化,不是人事所能决定的,他说:“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这是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

    (5)实知与知实

    闻见于外:实者,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圣人知事,事无不可知。……事有不可知,圣人不能知,非圣人不能知,事有不可知。及其知之,用不知也。故夫难知之事,学问所能及也;不可知之事,问之学之,不能晓也。——《论衡·实知篇》

    诠订于内:“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薄葬篇》

    (6)效验

    王充认为,凡事都需要效验。没有经过验证的知识或道理是靠不住的,是虚假和不可践行的。只有进行过效果验证的真理才是我们努力获取的。

    (7)性与命

    古代哲学家把性和命是分开来看的,性指人的性格,品性。命指人的命运、社会属性。

    性——王充在人性论问题上,把人性分为三等,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并认为人生之初所禀受的“元气”有厚薄多少的不同,因此人性也就有善恶贤愚的不同,他说: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率性篇》

    王充虽然认为人性是天生的,而且天生就有善恶的不同,但是他又承认后天的学习、环境对人性的作用,对善恶的影响,特别是对中人的作用。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本性篇》

    命——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初禀篇》

    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资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命义篇》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命禄篇》

    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高位自危。故夫富贵若有神助,贫贱若有鬼祸。

    二,魏晋玄学

    1,玄学

    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哲学上的一个用语,后来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但其中却夹杂这儒家的思想,有些学者把玄学看做一种道家与儒家的互补学问。 玄学从字面理解即“玄远之学”,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2,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王弼

    王弼(公元226—249),三国时期魏国的玄学家,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消谈风气,竞事清谈。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

    王弼认为道者,‘无’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万物皆由道而生。强调“贵无”而“贱有”,并从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关系上来论证“以无为本”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提出了“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其哲学思想主张“凡有皆始于无”,认为名教(有)出于自然(无)。主张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其注《易》偏重哲理,在当时扫除了汉代经学烦琐之风,推动了玄学的发展。

    王弼

    2,玄学与孔子

    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于有,恒訓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

    从以上可以看出,玄学虽信奉道家,但其一部分仍以孔子为最大圣人,受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一定影响。不过其所讲孔子之学说,已是为道家化的孔子,是把儒家与道家糅合到一起的一种玄学或新道学。

    3,玄学之演变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著名的竹林七贤恰是魏晋风度、风流雅士的化身,他们平日里聚在一起,谈玄论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至东晋,玄学之风不减反增,王弼《周易注》在南朝被定位官学,南朝宋齐两代的官方四学都设有玄学,梁、陈两代又盛行讲论“三玄”之风,故东晋南朝都是玄学的流行期。到唐代,开始演变为儒释道三教并行。一直到宋朝中叶,玄学才被宋明理学彻底取代。

    4,玄学之方法

    (1)有与无,以无为本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四十章注

    老子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看似皆从有那里来,但是有的源头和开始是无,以无为根本才开始了万物的进化和演变,所以,万物来自无,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之母,宇宙所有的一切从无衍生,最终还将归于无。

    而王弼非常赞同老子的观点,在他看来,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东西的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有其规定性,是方的就不能又是圆的,是热的就不能又是凉的。因为有其规定性,有其外在形体,就不能成为万有共同存在的依据,所以万有的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这里的“无”即统领万物的“道”。

    需要指出的是,王弼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世界万物的无形无象的本体。他曾引用老子的话这样说明这个本体: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老子》十四章注

    (2)本与末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王弼《老子略例》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玄学认为万物的母体是本,所生的其他是末,只有先了解本体,才能掌握事物的具体末节,我们了解世界时,不要舍弃根本而追逐末节。

    (3)动与静

    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

    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体,到最后,一切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这叫做“反本”。

    (4)一与多

    王弼在道家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玄学,他认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必须有一个“至寡”或“归一”的东西来统率它们,世界才有秩序。他说: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又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周易略例·明彖》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四十二章注

    “一”也就是“无”,用“一”来统“众”,治多,也就是用“无”来统“万有”。

    5,名教与自然

    名教主要的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名教本于自然;另一个是圣人有情无累;

    (1)名教本于自然

    玄学家认为,“无为”是推行礼义之治的根本,如果“名教”根据它来建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地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

    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

    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

    ——《老子》三十八章注

    (2)圣人有情无累

    玄学代表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但王弼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圣人貌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翻译过来就是:何晏认为圣人没有喜怒哀乐,其思想高深精远,一般人很难理解。但王弼认为圣人虽然伟大,但是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圣人能转化这些为神性,直达虚无空明的境界,圣人的情感对照物体,但是不会被外物所连累,他的精神是无限自由的。

    6,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愿意指言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意会即可。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玄学尤其主张得意忘言这种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把它当做玄学中的一门必修课。

    7,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修武县和辉县交界一带。他们超然物外,消极避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与当时朝廷内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形成鲜明对比。

    《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思想倾向上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共同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竹林七贤

    在政治态度上,嵇康、阮籍、刘伶等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

    因为竹林七贤的总体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8,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期嵇康,阮籍提出的哲学、美学命题,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种伦理纲常束缚,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在生活上,主张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的简约和本真。

    大自然生机勃勃,山川河野之间蕴藏着真意。大自然中的山水是客观的,但在嵇康和阮籍眼里,山水又非纯天然,而是一种经过人文内化后的至高存在,是一种自然与精神的合体,这点可以在他俩的很多诗句中看出。尤其是嵇康,在“道法自然”的哲学启迪下,他将“比、兴”手法的自然美升华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道家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是在返回大自然的表象中,追求一种神往的自然美,它和“比、兴”手法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崇尚自然的人生观。崇尚自然,向往自由生活,把诗歌、音乐与自然很好的融为一体,是嵇康受老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生哲学,生命美学,也是玄学能够造成如此巨大影响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Holy俊杰:信息量真是超大!突然想到“一语成谶”是不是就从“亡秦者胡也”中来的?

      本文标题:想全面了解中国哲学,汉代的经学和魏晋的玄学你得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s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