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的哲思对话录中国传统文化想法
真正的自我认识与反思(一)——与文友的对话稿

真正的自我认识与反思(一)——与文友的对话稿

作者: 管锥一见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21:46 被阅读105次

    北斗兄,我觉得要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做到。

    我们许多看似很伟大的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在伟大先贤的照耀下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成的。除非,我们已经成了伟大的思考者和行动者。

    思维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和秩序不是自己发现和制定的,我们很多时候是被活着。(有时比较符合正义和良知)

    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前提是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而这一点我们很难自豪的说我做到了。

    过去的逻辑在时间和空间有统一的可能性。比如先验的逻辑。生和死的逻辑,有和无的逻辑,太阳升起和落下的逻辑。虽然说事物是变化运动的,一切皆流,万物常新。

    缺乏自由的环境让我们无法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个人的存在与他的思维是连接在一起的,思维的自由都没有,我们就很难感受自己的独立存在。存在与秩序就是逻辑的范畴。自由并不等于无秩序,相反自由最有助于秩序的维持。

    人的存在,一个是被没有阳光的黑暗遮住或藏在月光下的那个未显现的自己的影子或他人的影子,一个是从黑暗走来的见到光明的自己。而这个见到光明的自己是在未见到光明时深处在黑暗中又有巨大幻想和希望的自己,从黑暗中的影子走来了一个见到光明的真正的自己,而那个真正的自己就是在黑暗中酝酿了千年思盼和畅想的自己。这是真正的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哎,关于曾仕强认识易经的书,暑假看到现在,也没看完。易经与道德经也许是中国最有深度智慧,穿越古今的的书。西方人也最爱他们。

    大山兄,盆小猪和心技博士他们以前学习上花了大量时间,经过了学术训练。我比较关心哲学、政治、经济、历史。但现在发现研究思想比较有趣,这个要做考证研究。卷帙浩繁,精力有限。今年发现写诗不错,可以陶冶情操。学到哪里,是哪里。

    我也发现辩论对话很有趣。今年四月开始在360图书馆与一些年纪大的(有些七八十岁的人辩论,有些是以前北大清华毕业的。他们有时火药味太浓。)我有时在里面和解。这个辩论虽耗时间,但很有意义的。一顿辩下来能思考学习不少问题。

    思维的方式和逻辑可以进行研究。大山兄你对先秦哲学感悟比较好,可以考虑一下中西思维方式与逻辑之比较。比如认识一下老子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是什么?

    中国古代真正的哲学(哲学是思辩的学问)稀少也,就是老子与《周易》延伸下来的。孔子儒家中很多内容不是真正的思辩哲学,当然儒家也发扬了易理精神。当然还有杨朱与公孙龙的哲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越到后来越固化。因此也拖累了中国近代融入西方近代化的步伐。

    我们知道科学是非常讲究实验方法的。经济学也是,法官判案审判必须遵守严格的科学理性的程序,这个也是思维方法,这个方法意味着程序正义。大山兄,你可以思考思考这个,古代先贤的思维方式的问题。与西方比较比较。

    比如唯物与唯心,事理与心理,等等,当然这个跨度很大,需学术的通才素养才行。虽然难度大,但这个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它可以纵横中外,跨越古今。不必受时间空间限制。

    周敦颐的太极图讲动静之理,我们可以通过思维方式和逻辑的认识可以使学术思维产生动的效应——思维方式的能量,而这个会引起科学知识的创新,如近代西方启蒙运动就是一个经典例证。当然思维方式还有一方面——数理逻辑,这个数学不太懂。

    大山兄,是的,往深度说,就是一点批判的发掘与继承。我感觉先秦文化也许很有值得发掘的地方。后人发现不少(清代以前,)但他们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古代先贤经典思想与思维。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思维与逻辑,重新解读经典,是不是有新的发掘呢?抛弃那些注呀疏呀传呀的限制,我们的独立思考才能很好的开展。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了。可以以《中西哲学思维之比较之初探》为主题来研究从幼发拉底河文明开始,古希腊罗马文明、到夏商周文明进行比较。

    比如我们思考法律秩序,我们中国的古代法律秩序特别强调天子与国家的意志,但古希腊的法律秩序是来自于城邦,特别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权益,古罗马时期市民法,到西方近代启蒙运动,我觉得文明的最基本体现是自由民主法治的文明。

    这个法治的文明,近代西方国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点个人权利与自由,就是发扬这一点传统,才有今天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的产生。以及他们也继承一点基督教文明中契约精神。西方的契约精神来自于摩西十诫。

    而中国不是,这是由于中国的法在于治这个字:治人治国(其实就是制住的意思)把人都制住了,怎么去创新?当然为什么中西法治传统为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可以思考。

    软兄,我觉得这个经济学授课视频有文稿就更好了,张维迎的《经济学原理》也许比这个好,我最近已经看了一部分了,不像以前的经典教科书——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教材,数学东西太多,经济学变成了数学公式的经济学,如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看就困,斯密的《国富论》就是经典。人文色彩浓厚,还能看懂不少。

    大山兄,关于民族主义的问题,我们二人怎么又想的几乎一样,差不多。民族主义是每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根本因素。连飘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不存在同一区域,民族主义情绪依然高涨。我也觉得一个国家对本国民族的自我再认识非常重要。这个不是简单的民族主义。看看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就有点看问题客观了,他的思考非常有远见。一切他国强加的意识形态都不能很好的带来那个国家的真正转变。一个国家发展与落后的逻辑很大程度均来自于它自身——文化、思想、人口、民族意识形态等等。而最重要的就是其自身文化的传统。

    我们与他人理性的对话交流稿有时有必要整理一下好好珍藏它。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一点思考的足迹,见证了一个人的那一刹那时间的存在,是一刹那的永恒。也是人与人交往、友谊的见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水墨悠然:我也喜欢读易经🍵🍵
        管锥一见: @水墨悠然 这个东西读了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点点思议才能算一点思考。
        水墨悠然: @管锥一见 再多读几遍就能有所体会
        管锥一见: @水墨悠然 我没有真正读懂读完。尚书与易经最难懂。

      本文标题:真正的自我认识与反思(一)——与文友的对话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jp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