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散记|离乡.3

作者: 山居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10:54 被阅读3次

宋桂花又给两人端了醪糟蛋上来才忙活完,坐下来和他们说说话。

秦月不好意思:“宋大姐,你这太客气了,烧口开水就好,弄这么一大桌多麻烦!”

“麻烦个啥,这些都是自家现成的!一点家常东西,就怕你吃不惯,嫌弃我们农村饭菜没味道。”宋桂花谦虚。

宋老师开玩笑:“我们这是正宗土货、有机食品,不像城里吃的都是饲料肉、饲料蛋。秦主任也莫客气,桂花姐现在日子好过,我们两个还吃不穷她!”

“日子有多好过说不上,吃穿用度倒确实不用愁。现在农村土地多,只要愿意种,你吃得完的粮食、蔬菜?稍微吃得点苦,哪个家里不杀个四五百斤重的猪,腊肉香肠给两个娃儿拿了都还够吃,鸡蛋鸭蛋给儿子媳妇拿一些我这也吃不完!”宋桂花笑得更开心了。

“种这么多庄稼做这么多事还是很辛苦吧,你一个人忙得过来?”秦月问。

“有什么忙不过来,我老头平常在县城打工,农忙也回来帮忙,耕田犁地、栽秧打谷也都可以请机器。虽然路不好,多给点钱也有人来。只要愿意种,多少都有赚,加上国家还有补贴,账还是算得过来的。说啥子成本高不划算,那都是懒人找的借口!”

“累肯定累,只是你一个农村人不种庄稼不养猪牛你做些啥子?总不可能厚起脸皮跑村里镇里要低保要补助,全手全脚还那么没志气,平白叫人瞧不起!”

“宋大姐这话有道理,如果没有等靠要思想,稍微有点志气,在哪挣不到一碗饭吃?我就纳闷,人均一年三四千,这个标准够低的,现在又到处都是挣钱机会,村里怎么还有好几十户贫困户?”秦月问宋老师。

“我也是今年才回村来参加这个工作的,当时是怎么评的也不清楚。不过这几十户大致情况我还是了解,有些是因病因残,有些是年纪大了没劳力,当然也有一些像桂花姐说的,好吃懒做没志气,从来就是靠政府救济。其他人还好说,该政策兜底就兜底,这种人最麻烦,扶又扶不起来,偏偏还爱多事。”

宋老师满是无奈地解释,一边又带着点羡慕,“桂花姐两口儿才有福气,那些年供儿子读书虽然辛苦,如今两兄弟都有了出息,眼看着就要享福了。”

“享福还早哦。大儿子就不说了,我们供他读了大学,自己能管自己。老幺养两个娃儿还要供房子,我们两个老家伙总还得帮衬帮衬,老头子打点工帮着他一起还房贷,我在家种庄稼还能给他们拿点吃用。等过两年他还完房贷我们就啥事不管,顾好自己不给他们增加负担就行了。”宋大姐倒是看得开。

“享福哪个都会享,等我老得做不动了,娃儿们要接我进城耍我就去。一天没事就去公园逛逛路,或者跟那些老婆婆学跳坝坝舞,你看我耍不耍得来!”说着又是一串响亮的笑声。

相关文章

  • 脱贫散记|离乡.3

    宋桂花又给两人端了醪糟蛋上来才忙活完,坐下来和他们说说话。 秦月不好意思:“宋大姐,你这太客气了,烧口开水就好,弄...

  • 脱贫散记|离乡.1

    虽然马上就是处暑,整个川东北区域的秋老虎仍然凶猛,每天都在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区域徘徊。 这样的高温烈日之下,城里到处...

  • 脱贫散记|离乡.4

    随后的几个月,驻村工作队天天忙于脱贫迎检的各项事务,秦月虽然还常常路过宋桂花家,却再难有时间去她家坐一坐。只她那爽...

  • 脱贫散记|离乡.2

    去年六月底,正是初夏雨季,秦月被派到村里参加驻村扶贫工作。第一次走访贫困户,他就认识了不是贫困户的宋桂花。 宋桂花...

  • 脱贫散记|对比.3

    老苟家在山湾里头小溪边。 四排三间的石板墙青瓦房,布满青苔的石板院坝,屋旁同样有一个养鸡鸭的棚舍,竹林下还有一间牛...

  • 脱贫散记|小暑.3

    秦月一到,杨支书站在檐下就开始安排工作。 文书宋老师留守村部,整理软件资料备查。村委刘主任、监委黄主任、杨支书各自...

  • 脱贫散记|3.报到

    上山下乡,重温山居岁月,等待我的将是向往的生活,还是一碗粗砺的忆苦饭?心中甚是惶惑,或许也有一点期待。 等待的日子...

  • 脱贫散记|迎检.3

    早上和镇里几个干部一起吃饭,刘镇长接了个电话。“你们今天要采购啊?好的,帮我捎回来吧。”“一袋十公斤的米,一桶十斤...

  • 脱贫散记|金银花.3

    听大家话里话外,似乎都指望着市局的帮扶资金。支持的拿它来赢得更多支持,反对的也因为不用村里或者村民自己投入而不再反...

  • 脱贫散记|庙祝

    村部后层层叠叠的修竹高木,掩住了悬崖峭壁的本来面目。 晌午,房前屋后蝉鸣阵阵,村部亦鼾声四起。我枯坐风扇边,了无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贫散记|离乡.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z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