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数词虚指的来源
为什么在古汉语中会出现“数词虚指”的现象?这些“以三表多,以九表示极多”的观念,又来自于哪呢?
根据人类学的研究,在世界上的各原始民族中,人们并没有“三以上”的数字概念。也就是说,原始的人们在数数的时候,最多只能数到“二”。当出现“比二多”的数字的时候,就统称之为“多”。
在我们祖先的思维里,也有过这样的观念。比如,在古文字构型时,常常汇聚三个相同的部件来表示“众多”。像“三人为众”“三木是森”“三水为淼”“三石为磊”……在这种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十进制”中,“九”就是一个极数,是最大的数字,因此可以用其来表示极多。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数词用来修辞的时候,语义是具有模糊性的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发现,数词虚指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古诗,诗中写道,“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台山自古以来就是东南名胜,有些诗句中把其写成“天台一万八千丈”。按“四万八千丈”来计算,天台山高约16万米,远高于世界最高峰。于是就有校注者,在校李白这首诗时,主张把“四万八千尺”改成“一万八千尺”。
要不要改?
如果熟悉“数词虚指”这一特有的语言现象,我们就知道,无论是“一万八千”还是“四万八千”,都是一种虚指,并不能按实际的数值来判断。而李白作诗,他是非常喜欢使用表示虚指的数字的。比如他的《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而在李白之后,许多作家的诗作中,都喜欢采用“四万八千”的说法。如宋代陆游,在其《客谈荆渚五昌慨然有作》一诗中曾写道,“洞庭四万八千顷,蟹舍正对芦花洲”。宋代苏轼在《与胡祠部游法华山》中写道,“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
那为什么李白在此诗中,会采用“四万八千”这种说法呢?考察唐代以前的中土文献,我们都没有发现“四万八千”来表示虚指这样的例子。据此推断,这种用法极有可能是外来的。
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东汉时期的汉译佛经中,就有大量的“四万八千”这种例子。东汉·支娄迦谶《大楼炭经》有云,“有山名泥弥陀,高四万八千里,广亦四万八千里。”东汉·支谦《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里亦有“弥陀佛浴池长四万八千里,广亦四万八千里”的记载。著名的佛教学者赵朴初先生在其《僧伽和佛的样子》(《新华文摘》1982年第6期)中就曾指出,“佛经中也有数词虚指的现象,古代印度习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想像。”
我们知道,李白素来喜欢佛道,熟悉佛典,并与当时许多有名的佛教徒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所作诗歌中有50余首与佛教有关联。看看李白的“字号”就可以解释这一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佛教认为,莲花清净圣洁,故常用“青莲”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如佛经、佛寺都可以称为“青莲”。因此,李白在其诗歌作品中,常常会使用来源于佛教的“四万八千”的数词虚指。而由于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力,后人在创作中也效仿了这种表达方式,使其得以流行了开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词虚指”来源的复杂性,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复杂动因,还有待于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数字的奥秘,不单单属于数学王国。在科学的世界里,它是精确的、严谨的。而在语言的表达中,它通过虚指这一修辞功能,达到抒情达意、增强语势的作用。
世界上的各民族都有自已的数字文化,而在中国,数词更是彰显着华夏文明的博大深邃。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才能了解我们自已的文化,才能真正讲好我们自已的“中国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