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富贵贫贱都看透了,一切都是浮云,只有仁爱在心田扎根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不用正当的途径得到,是不能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途径摆脱,是不应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何处能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连吃顿饭的工夫都不会违背仁的,仓促急迫时要固守这个仁,困顿挫折时更要固守这个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之五
对富贵的贪欲和对贫贱的厌恶,是人性的弱点。孔子不愧为圣人,一语道破,直指人的内心阴暗面,从人性上来谈“仁”这个大是大非问题。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什么叫“富与贵”?就是有钱又有地位。“富”是财富、财产,“贵”是地位高,官做得大。“道”是什么呢?是途径、方法,这里指正当合理的途径与方法。“不以其道”,就是用不正当不合理的方法、手段去谋取,即用的是歪门邪道。从常人的感情而言,富贵当然好过,贫贱十分难过。但若以人的善良天性——“仁”来看,则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贵,是不能接受的。同样,如果不能用正当的途径、方法去摆脱贫贱,那么也就不应躲避。因为不义之富贵会使君子心中不安,清清白白的贫贱反而让君子能坦然面对。“处”是存在、安身,“不处”意为不能安然接受;“去”是离开、舍弃,“不去”意为不应试图躲避。孔子认为,只要从这一点来考察人,就可以看出他的仁与不仁了。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心术不正的人若遇到富贵,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处”;若见到贫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其余什么都不管不顾。而君子首先是坚持做人的原则,要看这个“处”与“去”的途径、方法与手段,仁还是不仁,这才是人生的正道,也即仁道。因为不仁不义的东西一旦得手,那会后患无穷。如果在这一点上坚持原则,就是没有离开仁,就成就了君子的名声。“君子去仁”的“去”是离开的意思。“恶乎成名”中的“恶乎”是疑问代词,意思为哪里、何处、什么地方,用作状语,表示反问,“何处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呢?”就这一句话,孔夫子把那些只图虚名而不肯踏实修行的伪君子的嘴脸揭露无遗了。君子的名声必须在“仁”上得到体现,必须从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来考察,看他能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不是看他道貌岸然的外表,或者装腔作势的神态。
紧接着,孔子又进一步强调,不管处境好坏,君子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仁,无论是吃顿饭的工夫,还是仓促急迫之间,或是困顿挫折之时。“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指仓忙,急迫;“颠沛”指困顿挫折,形容生活艰难。后边两个“必于是”的“是”,都是指仁;“必”是副词,一定会,这里所表达的是对仁的坚守与固执。“必于是”连起来理解,就是一定会和仁同在,即会固执于这个仁。总而言之,哪怕是吃顿饭工夫,哪怕是走投无路,也要牢牢地把仁放在心上,一刻也不能丢,否则,君子的名声也就完了。
想想也是,如果吃顿饭的工夫还在算计别人,还在处心积虑想着升官发财,还在想着怎样跟人争权夺利的话,那个饭吃下去也不会消化,肚中无法形成“中和”之气,甚至还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肯定会得病。相反,心中有仁爱,吃饭也是香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要从富贵贫贱说起呢?因为在他老人家眼里,仁就是要有爱心,仁者爱人。而这原本就是潜藏于人的天性中的,就像明代大儒王阳明所讲,“人人皆有良知良能”,只是被世情俗见那些污泥浊水污染了,难以露出真性来。要是把富贵贫贱都看得透了,那么一切都是浮云,就像冬天里的西北风把雾霾吹得无影无踪,心中的天空一下子亮堂了。这样,仁爱就能在心田扎下根来,它的种子也就蓬蓬勃勃地发芽生长了。
这个就是古人所说的了生死的学问,真是个绝佳好学问。试想,尽管现实还是那个充满污泥浊水的世界,君子依然还要在世俗事务中出出进进,无可奈何地去趟那些污浊的浑水,但因为心里有个主宰,有盏明灯,便一切都奈何不了君子。于是富贵也好,贫贱也好,吃饭也好,造次也好,颠沛也好,君子只是一心一意地去追求仁,实践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去仁”,时时刻刻都能够“安仁”,内心始终是清澈明亮的,心情永远是淡泊安然的,这样的人生境界真是美好。
所以说,孔门的“求仁”秘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门秘诀,是成就正人君子的真血脉,是儒家做学问的不二法门。而这一章更是“求仁”功夫的关键招数,非得要细心体悟,认真实践不可。过去有人注解《论语》,也有把“君子去仁”以下27个字列为另一章的,但从对原典真义的解读来看,还是把它合并起来领会更加全面和完整。
本章有一个成语:
造次颠沛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四书讲义》:此章是孔门勘法。(注:即反求诸己,自我勘验。)
《论语注疏》:人欲为君子,唯行仁道乃得君子之名。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君子之人,虽身有急遽、偃仆之时,而必守于是仁道而不违去也。
朱子: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蕅益大师:此章皆诫训之辞。若处非道之富贵,去非道之贫贱,便是去仁,便不名为君子。若要真正成个君子,名实相称,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
张栻:惟君子则审其在己,不为欲恶所迁,故枉道而可得富贵,己则守其义而不处,在己者正矣。不幸而得贫贱,己则安于命而不去。此其所以无入而不自得也。
《论语全解》:庄子曰,不义则不生,不仁则不成。不成者,实不成于内,名不成于外也。盖名之非实,君子之所耻;没世不称,君子之所疾。此所以处仁而不去也。成名则君子之事,无所成名则是小人之事。
《论语义疏》:此更明不可去正道以求富贵也。若舍去仁道,傍求富贵,则于何处更得成君子之名乎?
《论语后案》:终食时暂,造次时遽,颠沛时危,君子无违仁,观其暂而久可知也,观其变而常可知也,言为仁无间断之时也。
钱穆:《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此章仍是里仁为美之意。
《养一斋札记》:富贵贫贱乃入道之第一关,此关不通,于道永无望矣。愿天下之学者共懔之。
高攀龙:仁是人人具足者,因世情俗见封蔽不得出头。今于富贵贫贱看得透,心中湛然,方见仁之真体。有此真本体,方有真功夫。所以君子终食亦在此,造次颠沛亦在此,实落做得主宰,摇撼不得,方是了生死学问。
程树德:常人之情,好富贵而恶贫贱。不知富贵贫贱皆外来物,不能自主,君子所以不处、不去者,正其达天知命之学。
李炳南:君子希望成贤成圣,必须行仁。但是,何谓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近仁即能至于仁;不近仁,则远仁,远则去仁,不能成其为人所称的君子。
《四书近指》:人初生时,只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不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得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
《论语正义》:若于不以其道之富贵则不处,不以其道之贫贱则不去,思惟仁者能之。盖仁者好恶,有节于内,故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坊记》所谓“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者也。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 《论语义疏》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癸巳论语解》 《论语点睛》 《论语正义》 《论语讲要》 《论语新解》 《论语会笺》 《论语集释》 《论语全解》 《论语后案》 《高子遗书》 《四书近指》 《养一斋札记》 《四书讲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