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跑步吧。
如果你恨一个人,同样,让他跑步吧。
有人跑步,收获了健康。
也有人跑步,满身伤痛。
有人跑步,收获了爱情。
也有人跑步,家庭破裂。
其实,跑步只是一个中性的工具,既不必神圣化,更不必妖魔化,我们可理性看待、合理利用。
我有个习惯,每次跑完步,都会在朋友圈晒一晒,既让朋友们监督,也给自己保留数据。
最近,有不少朋友关心着我的配速(每公里所用的时间),有的说“今天变慢了?”、“速度下降明显呀”、“配速不错”…
跑步时,配速重要吗?
什么样的配速才是好配速?
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我的跑步生涯说起。
在部队时,跑步是几乎不看配速的,看的是年龄、距离和总时长。
比如,对于25周岁以下的男性,跑完徒手5公里,时间不超过23分钟,即为合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格时间会逐渐延长,到了我现在的年龄,不超过25分钟,即为合格。
关注配速,是在用手机App“咕咚”开始规律跑步之后的事。
每跑完1公里,“咕咚”都会提醒总用时,及最近1公里用时,跑步结束后,软件还会算出总的平均配速。
于是,我不断挑战更快的配速,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
3公里配速4分21秒。
5公里配速4分31秒。
10公里配速4分45秒。
半程马拉松配速4分45秒。
终于,在刷新半马纪录后,我的右膝发出了抗议。
在休养期间,我开始反思运动软件中“即时反馈”的“阴谋”。
手机App“咕咚”截图设定运动距离、运动时长,或者燃烧的卡路里,让你一切尽在掌控。
每跑一次,跑步总公里数就会增加,每一步都算数。
不管是单次跑量,还是配速,只要有突破,就会带来莫大的欣喜,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长。
我成了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笼子里的小白鼠,被运动软件的刺激带入了跑步的误区。
让我们回到初心:我持续规律地跑步,并不是要成为专业的长跑运动员,而是要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为享受生活、高效工作、实现价值提供可靠的载体。
由此可见,对于普通的跑步爱好者来说,追求跑量、配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研究表明,在跑步或快走的时候,使出60%的劲儿,强度达到稍微感到气喘吁吁,但又能与人对话的程度,是比较适度的运动状态。
对于初跑者,建议按照上述的“适度状态”,尽管去跑,不要太在乎距离、时间和配速,只要开始跑了,就是有益的。
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好配速。
如果想通过跑步减肥,建议你早日破除这个“妄念”,跑步会使你的身体更有活力,但对减肥并没有太大帮助(详见《跑步减肥,你被骗了多久?》)。想要减肥,还得从调节饮食和局部健身入手(详见《不打针,不吃药,不节食,如何又瘦又美又健康?》)。
如果你也想养成跑步、减肥、塑身的好习惯,欢迎加入“007女神训练营”,为你优化饮食方案,为你定制运动计划,为你提供温暖陪伴。
近期,“007女神训练营”有2名新成员加入,我如约通过“社会扶贫”平台献出爱心。本次捐资助学的对象,是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学生陈一凡(陈国林为其爷爷)。
参考文献:《极简长寿清单》(2017年7月23日万维钢《精英日课》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观摩第一期“60天马甲线挑战”毕业典礼精彩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