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卫国大夫蘧伯玉派使者向孔子问候。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蘧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我们先生只想要少些过失,但总觉还未能呀!。”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感悟】
孔子为什么赞美蘧伯玉的使者?
朱子《集注》:(孔子)既而反鲁,故伯玉使人来也。与之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庄周称“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盖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践履笃实,光辉宣着。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蘧伯玉是孔子的长辈,孔子对他非常敬重,孔子在与蘧伯玉的使者对话时态度极为谦恭,先请他落座,然后再向他打听蘧伯玉的情况, 使者回答说:“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关于蘧伯玉善于不断反省自己、避免重复犯错的优点,诸子书中多有记载,如《庄子》:“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蘧伯玉日日反思和检点自己行为的内省功力令人敬佩。然而使者在陈述这件事情时特意加了“欲”和“寡”两个限制词。“欲”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意愿,客观效果则未必达到;而“寡”的意思是尽量少犯错,但不能保证不犯错。思维清晰,用词严谨,表述没有任何瑕疵。蘧伯玉是著名的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这个使者能维护蘧伯玉的声誉,不损主人面子。所以孔子一再称赞他是一个称职的好使者。
这章也可理解为是前一章的注解。“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就可以理解为“为己”。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