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一: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成人的学习问题之二: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成人的学习问题之三: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如何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像读书会要求读完全书,不像MBA要求通过考试,甚至不要求用整块时间,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最好像设计精良的现场培训一样,轻松、愉快、有效。
第二,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
第三,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记忆。
二、这样读书就够了!
1读书不要像考试一样
日清工作法: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
2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
⑴自我导向:
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
(2)关联经验
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项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而且不断增加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所以,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经验的。
(3)强调实践
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组合,被称做个体做此事的“准备度(Readiness)”。而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个体的成熟,个体的时间观会发生一种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
(5)内在驱动
内在驱动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而学习。
3.帮助学习效果提升百倍
优秀的学习效果考虑两点:第一,即学即练,第二,现场反馈
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
引导促进=以自己为中心+激活经验+行动参与+催化应用
有了引导促进,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知识(体验),学习者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联系(反思),更容易应用知识(体验),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反思),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第一次实践(安全的演练),学习者在演练后得到点评(反思)
反复进行的“体验”和“反思”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我们把这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称之为“拆解”。
既:拆解=体验+反思
4.从“读书”到“拆书”
高效成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阅读、引导促进、拆为己用(RIA)
第一阶段: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第二阶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第三阶段: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三、通向高级学习者之路
1.什么是高级学习者?
高级学习者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提出质疑——可能是质疑读到的知识,也可能是质疑自己过去的理念。然后,高级学习者会思考这些知识与我有什么关系,他会搜索和对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并且会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他还会思考和规划怎样用这些新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高级学习者可以做自己的拆书家,他们仿佛有两个大脑:一个大脑提示另一个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要给出自己的经验,告诉自己这里可以读得慢一点、那里不妨读得快一点;而另一个大脑,则接受前者的提醒,加工出自己的案例,把知识拆为己用。
2.什么是便签读书法?
目标
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你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2)帮你集中注意力。
(3)聚焦于思考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4)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
(5)方便事后整理。
(6)加快学习进度。
(7)能更有效地处理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基本原则:
便签法的3个基本原则:
(1)对阅读要有不同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对书负责的阶段,而要明白阅读致用类图书的目的一定是应用。
(2)使用便签是为了在阅读时保持清晰的思路。
(3)采用简单易用原则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因为它们简单,所以可以使用降低便签法的复杂程度。这样你就可以把心思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而不是费尽心思地掌握便签法。很多教人阅读的方法都是听起来很美,用起来未必有效,因为方法本身太复杂,要求太高,让想应用它的人望而却步。
工具:
工具有以下几样:
(1)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报事贴/便条纸),掌心大小为佳。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3类笔记(I、A1、A2):第一类拆解(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第二类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第三类拆解(A2):以后我怎样应用。(2)一组多色指示标签。
(3)一支笔。
操作步骤便签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你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本书第五章引用的速读法。
第三步,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先判断这对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四步,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五步,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张A1便签,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六步,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写在一张A2便签上,贴在相应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以示提醒。
第八步,用此法读完整本书后(或者读完自己认为值得读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
注意事项:
(1)若原知识非常简明易懂,则可以不用I便签,只在重点内容下面加下划线或在侧面做边划线就可以。
(2)写的内容要尽量控制在一张便签之内。有时I和A1便签上的文字会较多,那么可以再加一张便签。A2便签上的文字则无论如何不能超过一张便签。如果你想到3个应用点或行动计划,那么就写3张A2便签吧。
(3)指示标签是用于提醒自己这一页有便签,尤其是拿出A2便签之后。可能过一段时间,你希望把贴在墙上的A2便签再放回书里面去。
四、没有你拆不了的书!

★实用类图书:
1.确定知识片段——找建议、找黑体字
2.考虑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了之后会如何?
★理论类图书:
1.找出作者主要结论,总结核心理念,转化为建议
2.谨慎地理解原文含义
3.思考自己的现状与作者的背景有哪些异同
4.结合处境应用
★叙事类图书:
1.拆叙事类图书考验的是读者的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知识储备
2.寻找拆为己用的片段:
(1)找人物做的好的地方
(2)找人物做的不好的地方
(3)脱离好坏评价,从结果和利益角度来评价,考虑人物的动机
(4)找冲突
总结:学会自己总结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且加以应用,才是最快提升自己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