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鬼谷子·抵巇第四》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3:03 被阅读10次

按照《鬼谷子》原文的解释:“巇”(xī)是“罅”(xià)的意思,“罅”是“涧”的意思。“涧”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嫌隙、隔阂。“巇”字的意思是“隙间”。“罅”字的意思是“裂缝”。这篇讨论的使用“反间计”的基本道理和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隔阂会从小的裂缝逐渐发展成大的沟壑,也可以从敌我矛盾逐渐转变成亲友朋党。抵巇的道理就是,利用好这种隔阂,或是消除嫌隙,或是制造更大的嫌隙。所谓间者,不全是挑拨离间令敌方互相猜忌,也可以是穿针引线弥合彼此关系。关键在于个人如何使用。

作为间者,往往有防微杜渐的能力,在危险的征兆出现的时候便能察觉。《老子》讲“无为之术”的时候说:“为之于无有,治之于未乱”。间者也是如此,再“秋毫之末”上面下功夫,通过日积月累的谋划,进而撼动泰山之根本。这是“道”的“术”用。

在天下事而言,有君臣猜忌,贤臣隐居,各方势力互相攻伐。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有父子反目,夫妻失和等。其根本缘由在于“巇”的客观存在,圣人遇到这种事情,会从萌芽的时候开始谋划处理问题。或是通过“抵巇”来修复关系,使之走上正轨;或是通过“抵巇”来扩大危机,重建秩序。抵巇之法,是可颠倒过来,来回使用的,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策。

五帝之时,偶尔有嫌隙,通过抵巇之法来弥补漏洞;三王之事,均是用抵巇之法来取而代之。 天下之事,全都遵循合离、始终的道理,没有什么可以离开道而存在的。圣人因为可以明确道理,进而采取措施。而学习纵横之术的人,需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通过“术”来扭转乾坤的,能成事者都是因为“术”符合了“道”。如果从“道”的角度来分析,该灭亡的政权,即使仙术也不能救亡。圣人明确道,而守着术,唯待其时。因势而动,因循而用。

白话《鬼谷子·内揵第三》

《鬼谷子》其人其书简介

相关文章

  • 白话《鬼谷子·抵巇第四》

    按照《鬼谷子》原文的解释:“巇”(xī)是“罅”(xià)的意思,“罅”是“涧”的意思。“涧”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嫌...

  • 《鬼谷子》抵巇第四:抵巇之术

    2022.04.30周六晴D120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19 《鬼谷子》抵巇第四 【引言】 “抵巇术”具...

  • 学习【鬼谷子】(抵巇第四)思想总结

    学习到《鬼谷子》的第四篇抵巇,联想前三篇的学习内容,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凡事我们都要有前期充足的准备。 抵巇让我认...

  • 鬼谷子:抵巇

    抵巇第四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者,...

  • 鬼谷子·抵巇

    接触 处理 弥合 裂痕 见缝隙 打补丁 填漏洞 行大道 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因势利导 创新秩序 防微而杜渐 防患于...

  • 《鬼谷子》抵巇第四 -小结

    这一节建立在内揵的基础上,只有走进对方的内心,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更准确的知道对方的心思,其一言一行,...

  • 鬼谷子抵巇第四(一)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者,罅也。罅...

  • 鬼谷子抵巇第四(二)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

  • 止儿徐子解剖|014|鬼谷子

    鬼谷子片段|抵巇第四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

  • 《鬼谷子钩沉》——抵巇第四(全)

    抵巇(xi) 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事物生产变化有其规律,有盛必定有衰,有生必定有灭,也就是合离之意。 原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话《鬼谷子·抵巇第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nd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