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世界道德经释义每周500字
《道德悟》连载——第三十五章

《道德悟》连载——第三十五章

作者: 翔宇1995 | 来源:发表于2016-10-13 07:45 被阅读157次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执掌大道之象就可以走遍天下,来往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纵享安宁和太平。音乐和美食,可以让过客停下脚步。道从口中说出来,显得有些平淡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却不能够穷尽它。

    道所追求的是和谐与平衡。以无物之象来治理天下,运转社会,得到的是天下人的归附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如今我们讲和谐社会,不正是这一道理的体现么?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靠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精神认同与共同的价值取向。纵观历史,历代残暴严苛之统治的后果必然是王朝的倾颓与颠覆。因为,暴力的本性就是不符合道的基本精神的。以暴力强行推动社会运行,必然导致这个整体的分崩离析。以道治国,以和谐治国,在今日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此外,往而不害安平太似乎亦可另作一解。不存害人之心,自然会换取和平安宁。于治国理政也是如此。战争的挑起源于冲突,冲突的产生源于利欲产生的害人之心。和谐的真正旨意即在于心存仁念,不存害人之心。以己之光明易他之温暖。心怀坦荡,光明正大,乃是大道之象。

    “乐与饵,过客止”。实然,此乃人之天性,乐声与美食往往对于人们有极为强大的吸引力。这代表的即是世间存在的诱惑之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鲜美艳丽之物令人醉之迷之,甚者丧失心智。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对相较之下“无色无味” 的道视之不见,充耳不闻,嗤之以鼻。实然愚也,悲也。然而,乐声总有消散之日,美食亦有用尽之时。而后留下了什么呢?空无一物。追求虚无之物,必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实则,这依然亦可理解为老子对于为官从政的告诫:乐与饵这样表面光鲜但实际空无的表面文章是不可取的。形式主义令人迷失心智,治国理政之关键即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理性的判断。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读到此句,笔者感触良多。生活中有多少事物如道这般呢。淡无味、视不见、听不闻。它们默默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犹如空气般透明。但,恰是这些若有似无之物,对于我们是最为重要的。道,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光鲜的外表。道,是质朴的,纯粹的。相比于五彩之名利,道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极强的吸引力。然而,倘若有幸得道之垂怜,得以开智慧之眼,感悟道之光辉。那么,“无味,不足见闻”之道则会变成“用之不足既”的巨大力量源泉。

    一章寥寥数语,四十三字。却蕴含了三层惠及万物的智慧。心存善念致和;摒弃浮华致智;回归大道致极。千言述尽之意,却大抵需我们究其一生领悟、践行。所谓微言大义,于此尽显。这就是道的魅力所在。五千言道德经,并非喋喋不休的告诫,而是一分言四分悟五分行的主动生发过程。明了于此,即会发觉道果真是这世间最为缤纷绚烂之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悟》连载——第三十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hw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