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大讲堂》国粹论语大讲堂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29】——善人之教的力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29】——善人之教的力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09:07 被阅读0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即戎:即,“离”的反义,所谓“若即若离”,就是“走近,融合、同化”的意思。戎,古代少数民族,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

孔子说:“行善的统治者教导百姓七年之久,应该也可以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民族和国家了。

【感悟】

此章大致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孔子在彰显“善人”之道的力量、“教”的力量、文明的力量——一个具体过程中体现的具体形式。

“善人”之道,就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在全世界实现的必然性,而只有在全世界的实现,才算真正的“善人”之道。

也有人将“戎”解释为军事,战争。“即戎”理解为当兵,参军,上战场。

孔子说: “好人教导人民七年,也可以使他们从军打仗了。”这种理解,结合下一章,可看出“孔子论政不讳言兵”的战略思想。孔子的教学中,射弈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29】——善人之教的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fg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