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醍醐灌顶古眼的文字世界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六十二)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六十二)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0:21 被阅读60次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六十二)

之六十二



婆婆客


巴蜀民间,男子对已婚的妇女,常称之“婆婆客”。比如,见几个妇女聚在一处扯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聊些乡邻八卦,就半嘲讽半认真地批评道:“你们这些婆婆客,屁话多!”要说婆婆客们扯些家常,分享隐私,也算不得“妄议”,可往往扯着扯着就加油添醋,甚至捕风捉影,扯出些矛盾纠纷来,所以,理性的男人不得不对之警示弹压。

为何名之“婆婆客”?婆婆,一家内务总管,类似一国之总理,承担的管理任务繁多,当然也是家中最为唠叨啰嗦者也。而作为“婆婆客”的儿媳呢,十年媳妇熬成婆,正在通往接班人的路上,可能本事还没学会,唠叨先学会了。

那么“客”自何方来?南方地区很多省份,男人称妻子都叫“堂客”嘛。何为堂客?堂上之客。堂,乡间摆放祖宗牌位之地,一姓血脉传承依次排开,唯有来自外姓的妇女属于寄人篱下没有发言权之客人。正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高鼻子洋人,被称为“外宾”的,即使他定居神州多年获得了“红卡”,也还是来自异乡的异客,参与不了国家祭祀大典。

家族似的男女有别、内外有别,限制了吾国吾民的思维和想象,束缚着我们的身躯四肢,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既不能独立于世,又不能超越历史文化的藩篱,总是沉溺迷失于狭隘不已的形而下。


上麻药


在四川方言里,“上麻药”也叫“上药”、“上面面药”,当然不是高深莫测的中医术语,什么意思呢?指矛盾深重的同事同级之间,为了收拾或扳倒对方,向上级领导告密,打小报告,编造对方的坏话。国人借鉴中医发展而来的一种内讧术罢了。

可以这样说,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少不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团圆局面,——就像台上台下齐声欢唱同一首歌的春晚——但同时也绝对免不了私底下偷偷给人“上麻药”,闹内讧。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我们的国语,倒是客观而充分地记录了此种扭曲的人间奇观:比如“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阳奉阴违”,“台上握手,台下使绊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等。看看现在荧屏上火气冲天的宫廷剧、职场剧,有几部不是津津乐道于如此变态的心计和手段?

“上麻药”“上面面药”之“上”乃向上之意,借上峰的绝对权力达到整人目的。上峰对此大多是表面上反对,骨子里却鼓励支持,反对是出于必须得营造大团结的局面,麻醉众人,支持是因为下边斗来斗去,这才能分化底下群众,也凸显自个儿之权威。毛主席当年教导我们说:“八亿人口,不斗行吗?”

值得玩味的是“上面面药”。麻药大家都懂,把人麻翻了,就可以“医焖鸡”,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了。那么,什么叫“面面药”?就是把一种或几种药物碾成粉子,——四川人把粉子状的称作“面面”——至于面面里有些什么成分,那就是祖传秘方的医家机密了。所以,上药,上麻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上充满东方神秘的面面药了。——你永远不知道人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六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a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