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教育的思考
学生很多事情,作为老师很难第一时间知道。周末外面吃饭回来,妻子告诉我,在她们饭桌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学生小马和他的朋友的谈话。小张夸耀说,“现在我是班级里的老大,谁都害怕我。我每一天都会和不同的孩子打架,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小马,小学是一个任人欺负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他的父母都在学校工作。而且学生都害怕小马的爸爸,就事事让着小马。小马以前受过欺负,现在欺负别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其他同学不愿意和小马纠缠。他们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的退缩,让小马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听了这个事情之后,我想到班级肯定出现了欺凌的迹象,需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欺凌教育。
周会的时候,我问学生,“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大家都摇摇头,这些乡村的孩子对于“欺凌”这个词语有点陌生。“欺凌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个头大的欺负个头小的,或者团伙在一起欺负别人,或者通俗一点就是伤害别人。”“我们班有没有欺凌的现象呢?其实,作为一个班的学生,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没有必要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或者是用肢体去解决问题。今天你欺负别人,明天别人也会欺负你。我希望没有发生过这种不好的现象。”
我告诉学生,欺凌的发生的本质是别人抓住你的把柄,赌你不敢把受欺负的事情说给家长或者老师。被欺负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成绩比较差,不受老师的欢迎或者经常批评,还有就是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相信欺负了这些学生,这些学生不敢去给家长或者老师说,即使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校园欺凌抓住了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痛点。也知道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认识,总是认为孩子有问题。欺凌现象说明了教师不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着裂痕。还有一种校园欺凌是发生在一种慢慢的试探过程中。开始,校园欺凌只是小小的试探,根据你的反应,一点点的增加欺凌程度,直到你无法承受。
校园欺凌,作为老师或者家长,我们要允许学生把事情说完,不能够用偏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即使很差和行为习惯很烂的学生,也要让他们相信,只要是真实的事情,老师或者家长一定会为他们主持公道。而不是让学生认为,无论你怎么说,老师都不会相信我们这些人的话。我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安全感。我们也鼓励学生,碰到欺凌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很大一部分欺凌现象是抓住了不敢告诉的心理。还有一部分欺凌需要用行动换回去,不过,这种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家庭破碎,或者是家人关系破裂,或者是师生关系不好,行为比较差等等有不良现象的孩子,因此,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