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论语大讲堂三笑集
岁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

岁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

作者: 海挽天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0-09-25 06:00 被阅读0次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充满故事情节的一篇。

在上章学习了“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讲了晏平仲擅长交朋友,臧文仲不知礼法。

孔子说仲擅长与他人交朋友,交的时间越久就越受人尊敬。能越相处越得到别人的敬重,并不是别人能自然而为的,而是自己可以给他人带来喜爱,才会更加让人尊重,这里边最少不了的就是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修养到位,才会让人保持长久对你的敬重。

与人交往,认识朋友,尊敬十分重要,不管什么时候,朋友之间再亲密也少不了尊敬,哪怕是家人也不例外。

孔子说臧文仲家中藏大乌龟,私自使用天子该有的装饰,他没有智慧。

接下来子张问孔子,这段比较长了。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子张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又曰:“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子张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焉得仁?”

这段读起来可能比较难哈,不过我区分得很详细了。

令伊:官名,宰相。崔子:齐国大夫。陈文子:齐国大夫。

第一句: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张问孔子说:“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数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最后还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他的人。他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可算得上是忠了。”

子张问:“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说有仁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虽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齐国。

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

孔子说:“这人清呀。”

子张说:“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说有仁呢?”

通俗点来理解下。

子文当了宰相,他经历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的官场沉浮。但是,他三次上台都没有感觉欣喜若狂,没有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而且,三次下台时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官场失意的沮丧感,反而将自己在位时的政令一一交代给继任的新令尹。这种格局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忠于君主、忠于职守的人。

陈文子与崔杼同是齐国大夫,同朝辅佐齐庄公,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面对这样的局面,无可奈何,抛弃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四十匹马,愤然出走。谁知到其他国家,见到情况跟齐国相差无几,连走数国。可见陈文子这个人是如此清廉自守,耿介高洁。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位不与逆臣共事,清高自保的人。

但是,子张问孔子这两个人是否仁德时,孔子都回答说不知道。前面多处说过,孔子是不会轻易评论别人是否具备仁德,即便像令尹子文、陈文子那样的行为,也不能说是具备仁的。

这段重点都是求证仁问题,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为国尽忠;一个不与逆臣共事,清廉自守,但在孔子看来,这些都是他们该有的一种行为,与仁不仁德无关。

可见,仁的要求不仅高,还得要到最后一刻才能下定论。




福利一: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

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

相关文章

  • 岁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充满故事情节的一篇。 在上章学习了“晏平仲善与人交...

  •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227天/共270天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227天/共270天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

  • 2022论语分享第150篇:反思平常如何待人

    【论语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

  • 4月11日晨读

    4月11论语晨读 阳货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 《论语》学习第402天,17.6子张问仁于孔子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02天 原文阅读: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

  • 岁月‖《论语》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充满故事情节的一篇。 在上章学习了“子张问仁于孔子...

  • 仁与爱

    仁爱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 仁是什么?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

  • 学习论语心得(17.6)

    【阳货篇第十七】 原文(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 善读「论语」17.6: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仁

    「阳货篇第十七」6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 论语简读(八十九)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gb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