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淫雨霏霏的一天,整天拿着手机刷,眼睛受不了。闲坐没事开始听书,正好听到巜乱舍离》这本书的音频。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她创造了“断舍离”的概念。
什么是断舍离
断,指的是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三思而后行,只添置自己必需的物品,断掉我们杂七杂八的欲望。舍,指的是收拾家里没用的物品,缩小自己的喜好范围。通过断和舍,人们能够达到“离”这种状态,也就是脱离了执念,心情愉悦,了解自己,并爱上自己。
花十几分钟听完这本书,正好闲着没事,我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对自己的家来一个断舍离。
最需要清理整顿的是卧室,曾经宽敞的卧室现在除了上床的空隙,被乱七八糟的杂物堆得不成样子了。随手乱放的书籍,春节过后那些装食品的包装盒,零食都吃完了,包装盒还乱糟糟丢在房间。这些清理起来还比较省事。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既当墙用,又做储物柜的壁柜,三个柜子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一家人春夏秋冬换洗的衣服。
想起刚成家那几年,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四口人租一个四十平米的房子过日子。前面二十平米是铺面房,做点小生意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后面二十平米的空间放下一张床后,剩下的空间不大了。一家人就生活在这逼仄的环境中。
那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奢侈的是一台陪嫁的大彩电放在一张书桌上,书桌下面的一个空间刚好放下一个纸箱,那个纸箱里装着的是我们一家四口一年四季换洗的衣物。
尽管只有一纸箱的衣服,那时候并不觉得衣服不够穿。只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我们努力挣钱,能在集镇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让我们的衣服皱巴巴地堆放在一个纸箱里,每次找衣服穿,满床都是衣服。
而今每人都有一个柜子放衣服,上层放夏天穿的,下面放冬天的衣服,塞得满满的却还是觉得不够穿,总觉得衣橱里还差一件好衣服。
有些衣服叠在衣柜角落几年都没有动过,总舍不得丢掉,好像哪一天心血来潮了就会穿上一样。
而听说哪个品牌服装店打折促销,即便是并不需要,因为贪便宜的心理又买了一堆回来,一次都没穿过。因为不喜欢,成了鸡肋,丢了又觉得可惜。
我们为什么丢不掉东西
书上说有三种人扔不掉东西。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其实这都是执念。那些“并没有投入使用,却使你扔掉于心有愧”的东西,就是造成了停滞和腐朽的根基,一定要从自己出发,不要因为爱惜物品而不能物尽其用,造成另一种浪费。
我想我属于担忧未来型的人,总害怕有一天自己想要哪件物品时才发现已经将它丢弃了。
今天我母亲穿了一件新衣服去走人家。这是弟弟春节买给她的一件齐脚裸的长棉袄,很暖和,但穿在身上人显得笨重走路不洒脱。母亲说“今天穿一次后不想穿了,留着以后老得动不了再穿。”
我笑她“现在喜欢就穿,你现在都不喜欢,老了更不喜欢。”
她想想也是,趁着现在对它不讨厌先穿着吧!
在丢与不丢之间,我心中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将两年都沒穿过的衣服整理出一大堆,装了满满一蛇皮袋,准备给一个建了房子的亲戚做抹布擦地板用,还有几件不喜欢但还没穿过的送给我另一个不挑剔的亲戚,随她去处置。这样心里没有负罪感了。
还有一个角落是我家的鞋柜,上面有一多半鞋子是儿子们穿了几次的运动鞋,有几双脱了一点胶,另外有几双是有些微瑕疵,都舍不得丢弃,以为老公哪天出去做什么事情会穿得上。结果堆在架子上蒙了厚厚一层灰,一次也没穿过。一狠心将不喜欢的不合适的一股脑丢进垃圾桶。
收拾完屋子,空出许多空间,感觉房间大变样,甚至连呼吸都顺畅了,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愉快地度过了。
通过整理房间,达到整理内心的目的。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吧。这也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仅是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
断,舍,离,让我们断掉不该有的欲念,舍弃该舍弃的,让心灵来一次净化,轻装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