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幸福2019-02-05

作者: 余东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11:43 被阅读56次

    道德与幸福

    道德是幸福之母、福报之本,可以带来心灵的充实、精神的健美、身体的健康长寿,可以改良环境和命运,对于吉凶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仅如此,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吉祥。这是圣经的观点。《尚书洪范》有“五福六极”说。五福指五种幸福、福报、快乐,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攸好德”视为第五福,把爱好道德等同于幸福。

    “攸好德”,意谓所好者德,懂得道德的重要性,努力求道立德。郑注:“民皆好有德也。”王肃注:“言人君所好者道德为福。”攸好德者,郑玄说主体是民,王肃说主体是君,虽理解不同,但也相通。《尚书正义》说:“《洪范》以人君为主,上之所为,下必从之,人君好德,民亦好德,事相通也。”

    好德是人性之常。《诗经》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即指人之本性。朱熹《诗集传》:“秉,执。”毛传:“彝,常。” 常理,常道,常规,常性。能保持人性之常,追求道德之美,就是人生大福。

    对于民众而言,“攸好德”和其它四福,是王道政治和礼乐制度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圣王对人民的馈享。贾谊《新书修政语下》中说:“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寿。”

    为什么圣王在位,国民就能普遍长寿呢?书中借周成王老师鬻子之口作了解释。鬻子说,圣王在位,人民可以避免四种死亡,也就增加了四种生存机会:一是没有不义之战,也没有私斗私杀,人民避免了战争和争斗死亡;二是物质生活有保障,人民避免了饥寒死亡;三是上下各守本分,君主爱民,民众顺服,避免了刑罚死亡;四是圣王使用民力有节制,不影响生产,老百姓不受伤害,没有大病,避免了疾病死亡。

    刘向《说苑》也说:“民有五死,圣人能去其三,不能去其二。饥渴死者,可去也;冻寒死者,可去也;罹五兵死者,可去也。寿命死者,不可去也;痈疽死者,不可去也。饥渴死者,中不充也;冻寒死者,外胜中也,罹五兵死者,德不忠也;寿命死者,岁数终也;痈疽死者,血气穷也。”这里的圣人指在位者,即圣王。国民有五种死亡,圣王在上,政治有道,可以消除其中三种。

    王道政治,太平盛世,人民健康幸福。《大戴礼盛德篇》说:“圣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谷不灾,诸侯无兵而正,小民无刑而治,蛮夷怀服。”

    《韩诗外传》记载:“传曰:太平之时,无喑聋、跛眇、尪蹇、侏儒、折短,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无襁负之遗育,然各以序终者,贤医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无他焉,用贤而已矣。”

    对于君子大人来说,道德就是吉祥。《易经未济卦六五》说:“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贞是贞正,坚守正道和正义就吉利;孚是诚信,有诚信就吉利。

    外在的境况遭遇是无所谓吉凶的,吉固然吉,凶也是吉,一切皆吉,无所不吉,无往而不自得。《易经困卦》卦辞说:“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处于困境,有言不信,但大人仍然吉。陆九渊说:“‘困,穷而通’,不修德者,遇穷困则陨获丧亡而已,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道益通。”(《陆九渊集》)

    道德的对立面是邪恶。邪恶不仅会引导灾劫,制造苦难,恶化身心、生活和命运,邪恶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和不祥。《洪范》六极,指人生六种极至的苦难,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为善致福,为恶致极,如果政治无道,就会致此六极。凶短折,遇凶而横夭性命。郑玄以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龀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疾,常抱疾病;忧,常多忧愁;贫,贫穷困乏;恶,貌状丑陋;弱,身体薄弱,志力尫劣。

    郑玄依《书传》云:“凶短折,思不睿之罚。疾,视不明之罚。忧,言不从之罚。贫,听不聪之罚。恶,貌不恭之罚。弱,皇不极之罚。反此而云,王者思睿则致寿,听聪则致富,视明则致康宁,言从则致攸好德,貌恭则致考终命。”

    政治无道,君王缺德,君民都会灾难重重,六极臻至。《大戴礼记·易本命》说:“故王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訞孽数起,神灵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蕃息。”董仲舒说:“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董仲舒传》)

    王先谦云:“汉人说此经,以五福六极为政化美恶之应。”其实不仅汉儒,唐宋儒无不持此观点。这应该是儒家共识。唐儒孔颖达疏:“天监在下,善恶必报,休咎验于时气,祸福加于人身,故五福六极为九也。然五福六极所以善恶皆言者,以沮劝在下,故丁宁明言善恶也。”(《尚书正义》)是福是极,取决于前八畴完成得如何,所以把五福六极当做第九畴。

    朱熹门人蔡沈说:“福极者,人感而天应也。”人是人事,政治和君王,又是人事之大者。五福六极,是政治好坏、君德优劣的感应。这也是朱熹的看法。门人问五福六极,朱熹答:民之五福,人君当嚮之;民之六极,人君当畏之。”(《朱子语类》)

    有德为福,反过来,缺德为恶。把“攸好德”等同于幸福吉祥,把“恶”视为六极之一,把邪恶、罪恶与苦难划等号,认为邪恶本身就是对邪恶最根本的惩罚。这是儒家道德观、人生观的一大特色和要义。《洪范》的“五福六极”说,为东海的善最乐、恶必苦的观点提供了最好的经典依据。

    邪恶即是对邪恶者的惩罚。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有一段话与此观点不谋而合。他说:“人世生活的意义并不像我们习惯认为的那样在于享福,而在于灵魂的升华。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的折磨者受到了最可怕不过的刑罚:他们正在变成猪,他们脱离人类而向下坠落。”然哉然哉,人的灵魂堕落和非人化,人变成猪,变成禽兽不如的东西,这是对人类最可怕的刑罚。2019-1-8余东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与幸福2019-02-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f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