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1-18 23:26 被阅读0次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4天,阅读第40~55页的感悟:

“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建设家庭的成就感,让孩子发现无论金钱多寡,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结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这也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这句话让我想到了陪读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举家寄居在出租屋中,父母分隔两地,孩子只有读书。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父母只看成绩,而不是所有的孩子成绩能达到父母的期待,注定了不会产生亲密关系。一切为了成绩,孩子没有机会去干家务,更不要说建设家庭的成就感。用孩子最宝贵的时间断掉与孩子的情感联接,这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

    让我想到,给孩子创造享受亲密关系的机会,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这是力能所及的事情。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5天,阅读第56~83页的感悟:喜欢这段话,“过早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优秀与否,无论对当时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都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因为,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根本不是阶段性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这段话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感觉到义务教育阶段过度重视成绩,得不偿失。大量的时间用在重复训练考点,考试技巧,制造了更多的差学生,更多厌学的学生。如果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发现他们的个性和价值,就会培养出爱生活,会生活的幸福一代人。这将是教育的未来趋势,会让每个学生成为美好的自己。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6天,阅读第84~99页的感悟:“原则一,有很多时候,多数的并不就是对的,顺应并不意味着会占便宜。”这句话让我想到家长一窝峰的给孩子报辅导班。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是看到别人这么做。还有,陪读族,不考虑家庭经济,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是别人认为县城比较好。

“原则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对某此暂时的事情要阶段性的忽视。”正如书中所说,孩子的成绩,所犯的错误,如果放在一辈子的时间轴,就会让父母和老师少一些焦虑,少生气,多一份关爱。

“原则三,没有自我的孩子,没有前途,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最宝贵的。”大量重复的习题训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缺少关注。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7天,阅读第100~107页的感悟:“教育,应该来源于我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而不是让孩子处在对优胜劣汰,残酷竞争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之中。”而我们的教育恰好忽略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从一开始处于竞争的状态。学生在校的每天都是恐惧和焦虑。教育完全本未倒置。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教育,不仅结果使人幸福,在教育中的每个过程也能让人感到幸福。”我们不相信会有幸福的过程,只相信幸福源于痛苦的付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应该是生活,而不是将生活与教育分离。

相关文章

  • 《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8天,阅读第109~118页的感悟: “我们必须珍惜和孩子相聚的时间里,在和孩子相聚的...

  • 《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4天,阅读第40~55页的感悟: “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

  • 通往幸福的教育

    ——· 关于本书 ·——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

  • 通往幸福的教育

    我一直有关注三川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对于这本书的面世也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过会通过这样一种共读的方式打开。...

  • 《通往幸福的教育》

    要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这是幸福的奠基之石;我们要发现和保护孩子发自内心的...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我听完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是: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 如果可以顺应这样...

  • 通往幸福的教育

    米粒最近很喜欢看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特别是马飞落水那一幕,每次都要看一遍。其实我也印象深刻。而我也会趁此机会教...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22天,阅读第432~439 摘抄: 玩耍的本质,是开心。当家长为孩子的欢乐,附加上任...

  •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打开《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之后,第一篇文章就是“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mf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