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专题推首备选其他火星人有共鸣
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再也不想留学了

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再也不想留学了

作者: 琢爱舟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3:39 被阅读1416次

文章里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

1.

当你看到《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番茄炒蛋》那个视频,你也有泪奔吗?

讲的是一个留学生在国外,不会做番茄炒蛋,打电话问他妈妈。

妈妈亲自示范,爸爸录下了全过程,后来才想起来那是国内凌晨四点。

很多人都看到泪奔了,但我没有。

我妈知道将来我出国要一个人面对生活,最难过的莫过于吃不上她做的饭。

所以我出国以前就在家里学好了做饭。

但是因为我家不吃肉,上学不吃肉就总饿,所以我逼着自己吃肉。

那个味道简直是血腥啊。

我在网上找了很多方子,才解决那个血腥。

不管是Youtube还是Youku还是谷歌百度,到处都可查的。

也许没有人家妈妈做的味道好,但也大可不必麻烦老人家。

另外中国菜和料只有在特定的亚洲超市才能买得到。

很多时候,都是逼着自己吃西餐的,后来也就会做了。

我一个吃馒头才能吃饱的人,也被改造的吃面包也能吃饱;

一个从小到大从没吃过芝士的人,也习惯了那个味道。

为了生存,是不是那个味道真得没那么重要了。

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再也不想留学了

2

我记得,同学毕业后回国,打电话给我们,他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算工资的话,他一国外的硕士跟人家国内的硕士是一个价钱。

而且人家国内的硕士不需要大学学位验证,他需要。

明明他是美国正统大学毕业,但是国内非要他学历认证

他真的是愤愤不平!

我不知道现在人们想到留学生都想到了什么。

我知道我有一个以前的同学,他一想到留学生,尤其是美国的,不是觉得会被打死,就是觉得会被导师逼死,更不要说地震、火灾之类的。

在美国“牺牲”的留学生太多了。

所以明明是他自己英文不好,但是偏要说“坚决不去美国留学”。

记得美国的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答。

“美国还适合留学吗?”

有一个被大家喜欢最多的是:那要看你是不是来美国留学,如果就学术方面来说还是很强的。

3

刚开始,真得挺难的。

中国学生跟中国学生混在一起,且不提都说汉语。

上海北京的,瞧不起内地的;一本的,瞧不起二本、三本的。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一问谁是从哪里来得就心照不宣了。

有方言的不说普通话,就算在一起骂你,你都不知道。

有的时候还不如跟老外混呢。

你可能觉得是个别现象,但我看了几届留学生,都这样。

受老外歧视也是真实的。

不是每个教授和同学都歧视你

我们系还好,老师、同学都很友好,很多都去过中国。

其中一位老师还跟我们说,他儿子在广州教英文,娶了一贤惠能干的中国姑娘,根本不想回美国。

每次去中国看他,都感叹城市的变化。

而他美国家门口的那条路,60年了,从没有任何变化。

当然有个别的系的个别老师就对中国的印象很糟糕,希望中国留学生滚回自己的国家,不要占用美国的工作机会。

你可以告他,但要看他的领导的态度。

有的时候,真的是寄人篱下。

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再也不想留学了

4

在我来美国之前,堂姐去了法国。

我问她出国是什么感觉,她说你要忍受常人忍受不了的孤独

当时我不以为然,你不是还有朋友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不是吗?

不是那么简单的,朋友并不能替代父母的位置。

现在出国的孩子家里条件还算好吧,至少来了就买车,租房子也不那么挑剔。

想当年,上学期间想让父母来美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光他们不来玩,甚至还不参加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很多中国学生的父母都没出现,但是美国孩子不仅父母出现了,连七大姑八大姨也来了。

那种兴奋地呼喊,表达出的喜悦,反衬出的是中国留学生们的孤独。

美国人没法理解,这么重要的时刻,家人怎能错过。

但是那个时候留学生的父母们考虑的根本不是什么重要时刻,而是来了之后吃住都不方便,甚至还有的被拒签。

我有一个同学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她经常给家里打电话,每次都是爸爸接电话,终于有一天,她觉得不对劲了,她想跟妈妈说话。

爸爸告诉她,妈妈一个礼拜以前就走了,因为怕影响她学习,所以根本就没有告诉她。

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原谅自己,没有在妈妈需要她的时候,陪伴在左右。

5

中国的教育里缺少生存教育和为人的教育。

半夜叫妈妈起床教自己西红柿炒蛋,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爱——溺爱。

至少那个留学生在家没做过家务,没给父母做过一顿饭。

如果说为人,那我看到的是任性——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内的时间?!

这些也就不算什么了,我最不理解的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凭什么中国留学生之间要给彼此贴标签,比品牌,最基本的尊重有时候都难得。

更不要提为了按时交作业,东抄西凑写文章,甚至是买作业和考题了。

在我眼里,留学生除了有金钱、物质做基础,还要有成绩、诚信做基础。

如果父母不是总统、富豪级别的,外国的大学真得不是那么好毕业的。

如果自己不是学霸级别的,没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也很难在国外混出名堂。

留学生的故事真得很多,也许我讲得不好。

但看完咪蒙的那篇《留学生:别人有多羡慕,我就有多孤独》真得是有感而发。

留学生其实并没留学中介包装的那么美好,值得羡慕,但是孤独是真实的……

最后我希望在父母身边的人,多孝敬父母;上学的朋友们,多珍惜跟同学的缘分。

相关文章:

出国留学前必知的7件事,你知道几个?

出国“读书”跟出国“看世界”怎能一样?

提高英文写作的8个权威网站

学了一辈子英文也看不明白“鸡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f0d6569b88d:我不会和那种狗眼看人低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是同事,我也不想因为他她影响破坏了我的心情
  • 高桥美莎:写的太真实了:clap::clap::clap::clap:大赞:+1::+1::+1::+1:
  • 瞎扯旦:是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普遍缺少真正人性和独立自主的一面,这样的人在异族他乡,肯定是融入不到当地社会的。
    中国在快车道上这点是另外的话题。
  • silence_f224:矫情!
    琢爱舟:@silence_f224 没想讨好谁,也没必要讨好谁,不喜勿喷。
  • 箴言难言:不好说留学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否都是正面的,但是我身边一起长大的同院的发小还是有一堆在国外,新加坡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扳开一数不下二十人,但是绝对没有半夜打电话要爸妈帮忙的,从一个凌晨爸妈指导蛋炒饭,有人看到是感动,但是我看到的是悲哀,出到国外本就是一个自我管理的培养,有的人还以为在国内,衣食住行都靠父母,每月除了大笔得找家里要钱,连衣服都不会洗了,我这有个发小在澳大利亚,每月定期往家里寄衣服,要是航空延误就要好几天没衣服穿,在院子里也是一个笑谈,最经典的是他的袜子也要寄回来洗,最后发展成干脆不洗,买最便宜的袜子穿两天就丢。我一个同学的表妹在日本,除了家里给了单程机票钱,她在东京自己租房,打两份工,白天还在东芝下属的设计学院上课,现在正在申请永久居住权。人与人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同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管理,哪怕再是吹出来的人才,也还是一无是处,就像现在留学生回国找不到工作一样,不是找不到,而是眼高手低,总把文凭当身份。
  • e32fee1a1a1e:出国也要看个人吧!
    琢爱舟:@落樱暮草 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是个人的决定,本文仅供参考。
  • a74cdd932f77:那么什么是留学,留学为什么
    琢爱舟:@KUNFields 以前写过一篇,出国留学跟出国看世界的区别,有时间就看看吧http://www.jianshu.com/p/e8a94e29e28b
  • 鹭与雪:我六岁就自己自理了,这种事情很简单吧,只要愿意就会做
  • BBBBean:满满的矫情~~~我还巴不得能天天在美国出差呢~~~很多东西没那么难吃,就这一点就觉得矫情~温室长大的孩纸~到哪儿都会嫌这嫌那吧
    高桥美莎:@REA1_B3AN 这么说的人,恐怕连国门都没迈出吧!
    琢爱舟:@REA1_B3AN 留学跟出差能比?你也是清华交流学者吗?不用上课满街玩?出来混1周1个月1年跟谁混总有区别的。没留过学真不该说这话!
  • 3683016ac06e:在国外,不要指望一年或者两年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学到更多的,是如何生存,经历和生存技能,是我最大的收获
  • df50bcb3999b:洗衣做饭都不会人,真不知道是好命还是好命?!
  • dbabcebde3a5:很多人还是误解留学生,真正要在国外过好的孩子,一定是独立性强的,吃得苦耐得劳的方可,不然就是大麻烦了。
  • 伍六柒:“美国还适合留学吗?”能问出这种傻逼问题的人,是最不适合留学的,就这傻逼一样的智商,出了国也学不到东西的。
    伍六柒: @高桥美纱 哈哈哈哈😄
    高桥美莎:@伍六柒 世界级的回答:+1::+1::+1::+1:

本文标题: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再也不想留学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l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