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浅色素描》有感
文章系本人原创, 首发《朔州作家》公众号平台,笔名是樊海霞,IP地址山西 ID:gj0702xl,文责自负!
《浅色素描》是张全友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一开始看题目 ,并没有理解意思 ,看过后才明白把苦难的人生轻描淡写地勾勒,没有悲怆 ,没有呐喊,没有抱怨,没有成功学 ,有的只是于苦难中开在心上的希望的花朵,奔着这朵花 ,被世界遗忘着,蹒跚前行。
一开始,文章描写了春天的万物复苏:“只要进入春天,所有树枝与往年一样,就又开始张扬身上的绿意了。大地匍匐着小草蠢蠢欲动的生机,并掩映着高原上极为平凡的村庄。村庄是我的出生地。它们的名字无所谓,可以叫刘家庄,或者李家窑。我们这地方,这样的村庄实在太多了,仿佛蚂蚁的穴,随便一扒拉,就是一小窝。
春天是人们下地干活的时节,他们肩上扛着铁锹,给地里下肥,灌墒,播种。”
多么美好的春天呀!我被带入到欣欣然的春景中。这个如蚂蚁一样多的小村庄可以不必有名字,平凡朴实一如人世界的所有事情。村庄都是像蚂蚁窝一样,何况人乎, 文章其实一开始就点明了主题。
接着父亲伟岸的形象,让我感觉生活是如此美好,但是,作者笔锋一转,“一天,阳光正好,已经是中午了。”父亲却走了。
在象征希望美好的春季 ,在阳光正好的中午 ,年仅三十七岁的父亲却走了,我的心一下沉入谷底,我想,他们怎么办?
父亲走时,留下一个愿望, 就是想让孩子们都读书考大学,不当睁眼瞎,这是种在作者心上的一朵小花,我也希望这花能结出丰硕的果来,便从悲痛中出来,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
作者没有写父亲的离去让他多悲痛,十二岁的他竟然不懂生死, 如此真实的记录 ,没有渲染气氛,把读者误导。我的奶奶一直看我长大,也是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 ,我后来一直自责自己那么大了,竟然不懂得伤心哭泣。看到这里,我明白了 ,那个年纪都不懂 ,不只是我,淤积多年的自责情绪顿时释然了。
父亲走了, 母亲也无奈地离开了, 这个家怎么办?
我希望作者可以读大学,完成父亲的心愿,可是,他却当了铁匠, 他依然轻描淡写地写自己去铁匠铺上班的心理,“此后,白天,我早早起来去铁匠炉生火拉匣抡大锤,傍晚下班,不顾浑身疲倦,依然和往日的同学们打缸、榴枱、蛮皮筋。铁匠炉距离学校不远,我拉匣的时候,远远飘来那边琅琅读书的声音,让我无比眷恋。”
放学后依然玩耍,远远飘来的读书声,让我无比眷恋 ,轻轻如耳语一般的几句话,却让我不觉心酸起来。一个没有大厦庇护的孩童,无奈地接受现实,没有抱怨,没有悲痛 ,只有天性使然的释放。
我想 ,他的弟妹一定会完成父亲的遗愿,考上名牌大学的,成功学以至于文学作品不都这样说吗?于苦难中一定会开出花来 ,我带着这样的期待继续看。
可是 ,二弟不想读书了 ,我以为作者会歇斯底里,可是 ,没有。他把做好的鞭子递给了二弟 ,目送他去放羊。
依然没有渲染气氛,只是让我看出了失落与无奈。我的心也跟着失落。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 ,人生来就是奔着成功去的 ,如果不能, 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而于这个家庭,一切都显得很正常, 从容地接纳!
作者在这样无奈的生活中没有气馁 , 而是依着本能,在这憋屈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看书, 在书的世界,他陶冶着情操,汲取着养料。苦难的人生才有了光。
正如作者所说 :“文学,就是一个好朋友,没有任何门槛的接纳我们所有人去靠近“它”。”
当读到妹妹辍学那一段我泪流满面,“第二天,阳光依旧明媚。这样的日子乡下极为平常。她将那些缺了角的课本摸了又摸,摸拉舒展了,轻轻放进去,完毕,又找来了针和线,小妹一针一针地把书包缝住了。她的眼里吧嗒着泪珠子。”
轻描淡写,却把不舍和无奈留在了我的心里。
三弟终于考上中专的时候,儿子也出生了 ,这个家终于迎来了希望,可是,儿子却突然没有了, 我的心被揪起来 。我想作者一定会把之前所有上天给予的不公通通发泄出来 ,咆哮,呐喊,抱怨,悲怆, 依然没有,轻描淡写地几笔带过。“我说:嗯,把土搭起来,不要压着孩子!一个小土丘拢了起来,那是安葬我们孩子的坟冢。我们被这个土丘累得满头大汗,满手血迹,泪水早已流干。”
好像眼泪都是无声的,命运一次次把苦难给
了他 ,他被动地接纳!
接纳一切!
最后三弟四弟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 却并没有反哺这个家,面对妹妹的抱怨 ,作者依然是一笑而过。
最后,作者回忆了母亲模糊的片段记忆,没有指责,没有依恋,让我能理解一个母亲的无奈,不舍,守候。
父亲种在作者心里的花终于开了,作者出了第一部小说就引起轰动 。按文学作品的惯例, 按成功学的定义 ,我激动的要看轰动后的励志故事,可是,作者却戛然而止,一种成功和苦难一样的感觉,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和激动的。
平实的人生,一切都应该是不悲不喜,悲喜自渡。
“这使我诚惶诚恐。我回报社会的太少社会却给予我太多,我有点受之有愧的感觉了。我蓦然觉得,这世界多么美好,所有拥有的阳光,大地,空气和水。有什么理由不为得到这丰富而充盈的物质感到知足的呢?
我因此不再孤独,因为无数和我同根的弟兄,就生活在这样的荒原。我从此更加努力地扎根,像一株小草,向上努力地抚摸每一个崭新的太阳。”
文末,作者如是说 ,没有抱怨苦难, 却要回报社会,点明主题,生活在这样的荒原,努力扎根,像一株小草, 向上努力地抚摸每一个崭新的太阳”
不是像我们每一个似小草的人吗?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是你能努力的抚摸太阳。
我看完此文最大的感受是“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的人生态度,我们无力抗争自然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我们只做能做的事 ,该做的事,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可是很多人不能理解 ,总想上天够月亮 ,抱怨世事的不公,不能活在当下, 接纳一切。
我看这部小说比看《活着》更动容 ,更积极,这么悲苦的人生,却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娓娓道来,不悲观, 不气馁 ,也不假装勇敢和坚强 。生活的本质不就这样吗?不管风雨 ,我们总要前行,因为有希望 ,才会背负痛苦, 忘却痛苦,向前看,总有彩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