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史论语大讲堂三笑集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9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9

作者: 作享 | 来源:发表于2020-09-03 22:41 被阅读0次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理论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曾子说:“是的。”孔子离开,门人为曾子:“是指什么?”曾子说:“老师的理论核心就是忠恕而已。”

    钱穆先生解释:忠就是尽心待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就是仁。而此处不说仁而取用忠恕,就在于仁是理念或理论,忠恕是践行仁的可行的方法。曾子强调的是在实践中通过忠恕达到仁。

    李泽厚先生把忠作为对天地神祇和兄长的无条件的忠诚,把恕作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他赞同钱先生的观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孔子知道简单归结为忠恕。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忠就是诚实之心,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恕就是关怀他人之心。并用”爱、诚心和和谐之心”作为忠恕之道的扩展。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

    子张问:“官吏和读书人如何才能成为达人?”孔子说:“你所谓的达人是什么样的人?”子张回答说:“在国内有好名望,在家里也有好名声。”孔子说:“这是闻名,不是达人。达人是这样的:品质正直而又有正义感,能觉察到他人的内心变化,恭敬待人。这样的人在国家和家庭中都是贤达的。而那种有名声的人,表面装出仁的样子但是行为却违背仁,并且不自省,在国家和家里也都只有虚名而已。“

    钱穆先生将“达”解释为显达和通达,是将内心品质显露于外的意义(内有诸己而求达于外)。这个解释很必要,这也是达和“闻”的差异,闻仅追求外在,而无真实内在。与之相对应,钱先生还说来孔门追求“立”和“达”,比先立再达。立就是有内在的品质吧。

    李泽厚先生特别引用来朱熹的一句评论“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李先生说为名而学,古已有之,今则更烈。

    稻盛和夫先生将孔子忠恕之道与本篇结合理解,认为有”爱、诚和和谐之心“的人也是一种达人。用时髦名词附会可以说这就是有情商的人。

    钱穆和李泽厚二位先生都摒弃了“一以贯之”的神秘主义解释。钱先生反而强调了兢兢业业地参学,李先生则认为“顿悟”等玄学受佛教禅宗影响的学者的解释。稻盛和夫先生则更直接地给出践行方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ts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