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感受,调试中建构

作者: 汉说信数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10:05 被阅读0次

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林汉铭

同化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尽管这种转换可能会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是一种认知发展的方式。

由此可见,同化的关键取决于,建立在什么样的现有认知方式上,还有如何促进新信息的转化。这恰恰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条很好路径。例如《小数乘整数(2)》,本节课主要解决小数乘整数中积末尾有0和“整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

1.焕醒旧知,产生联结

本节课的认知生长点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算理,即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明确了知识生长点,接着就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形成强联结。根据前一天晚上作业反馈出来的错例,我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上进行了重现,这样使得孩子们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就开始了思考。课程开始,我立即让孩子们进行了快速判断。

错例再现

从投票结果来看,孩子们虽然明白计算的算理,但是在竖式的写法上存在一些疑惑,到底该不该写小数点。通过1分钟查阅书本,我展开了二次选择,并让孩子们思考和表达不写小数点的理由。

二次

在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进行了复习,同时也规范了竖式书写的一些易错点。不仅如此,针对如何点“积的小数点”,孩子们也各抒己见。比如,有的孩子说到因数和积的小数点要对齐,有的孩子认为因数乘几,为了结果不变,积要除以几。此时,无需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判断或者暗示,就让他们尽情表达,因为这就是已有的认知。

2.体验中感受相同和不同。

在联结已知认知之后,利用合理的问题设置展开探究:

任务

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呈现了许多不同的做法。从整体上看,孩子们对于竖式中间是否需要点小数点的问题已经解决,且大家的竖式的算理基本明确,区别只是对积末尾0的处理方式。既然如此,接下来环节的定位,只需要集中讨论末尾0如何解决。

任务一

通过拍照和投票孩子们首先确定了自己的看法,接着通过小组交流,我们展开了二次投票。二次投票的结果,大家的最终看法认为作品2的写法,用到了小数的性质,这样使得积更加简便,而作品1的积不简洁,作品4并没有点小数点,作品3直接破坏了运算。

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竖式计算算理一致,依然保持原来的方式进行计算。只不过在点“积的小数点”这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不仅要点对小数点,还需要考虑简洁性。

3.继续探究,调试建构

在两次实践中,孩子们对于竖式计算的原理和点小数点的方法越来越“自信”。于是,我们开启继续深入的探究,如果这个0不仅出现在积的末尾,而且出现在因数的末尾,你还会计算吗?

任务二

在巡视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习的难度加大了,此时学生们分为了两个不同的派别:

任务二

第一种支持小数点对齐,第二种支持先扩大后缩小相同的倍数。这就是同化的契机,为什么刚刚用这两种方法都能点对,现在却有明显的不同?在调试中,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原来出现在“割0法”没有将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从而导致了无法继续使用小数点对齐这个方法。回忆在课堂中,孩子们通过调试发现问题所在,从而继续优化自己的方法的整个过程,没有疲惫,而是主动参与其中,去发现,去交流。

学习真是一门慢科学,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调试中建构,而教师要做的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章

  • 课堂活动的目的

    1、在活动体验中建构整体内容和基本线索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

  • JS中的输出语句

    JavaScript 中的输出语句 注解: alert() 使用非常少 用户体验不好 调试使用 console()...

  • 在体验中感受和成长

    今天学习了韦志中老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与技术演示》视频课程,看到了心理团体体验课的流程,感受孩...

  • 1423在体验中感受时间

    这是菡萏萏的第1423篇 2346-2354用时8分钟字数413 人的行为背后确实是有很多的想法和动力所触发的,比...

  • 从体验式教学体系建构中蜕变

    昨天顺利地完成了《体验式学习让“教”与“学”更轻松》的课程,虽然这是第二次讲这个话题,但是为了直接让课程升级,所以...

  • 《绘本为什么这么好》阅读笔记3——第2讲-1

    阅读是一种心理猜测活动,是建构意义的心智活动。文学艺术的阅读中,建构意义的心智活动和心智能力有关,分别是感受力、想...

  • 2022年5月19日《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

    李瑞侠-春蕾六幼 一、感受 在孩子早期的发展中,我们就要建构主义教育,不要等...

  • 里斯本2

    最近学了个VAK的体验建构理论,说的是创造真实的体验感就要让人“看到、听到、感受到”,觉得自己的大脑真是这样运作的...

  • 罗胖《阅读的方法》16

    我能否在各种体例的创新中,找到文明建构的更多可能性? 建构 ...

  • 里斯本印象(一)

    最近学了个VAK的体验建构理论,说的是创造真实的体验感就要让人“看到听到感受到”,觉得自己的大脑真是这样运作的,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验中感受,调试中建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ar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