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在上位者如何对待君子和小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使用君子和小人,孔子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15·34)
孔子认为,对于君子,难以通过一两件小事就能全面了解这个人怎么样,也不能因为一两件小事他做得不好,就否认这个人,但是,这样的人,是能承担大任的。对于小人,通过一两件小事,你可能觉得他干的不错,其实,这样的人却难以承担大任。东汉的王肃注《论语》时说,“君子之道深远,不可以小了知而可大受。小人之道浅近,可以小了知而不可大受也。”
小知,是从小处知道、了解;大受,承担大任。
当然,在上位者是否能够识别君子还是小人,首先自己得有高的站位,有识人的能力和水平。如果在上位者的认识水平不高,怕是难以识别真君子还是假小人的。
君子大受,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真本事、真学问,真能从大局考虑问题、安排问题,而不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当然,这样的人也不能算君子了。二是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处理问题,但切不可包办代替,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亲自决断和处理,那样,势必陷入具体事务中而影响大任,同时,也会让下属不知所措而难以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