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年 馍

作者: 有感而发简言之 | 来源:发表于2022-01-22 05:06 被阅读0次

    在我们的老家,过年的时候,年馍是走亲访友不可缺少的民俗礼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很多的讲究。

    以前交通不便,每到春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在乡间的小路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他们南来北往、东来西去。人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喜气洋洋,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竹笼挎在他们的胳膊上,里面塞满了用包袱裹着的各式各样的年馍,这些馍都是要作为礼品送给亲戚的,这是我们当地方圆几十里特有的风俗习惯,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祖祖辈辈一直都是如此。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年馍虽然有逐渐被超市里包装精美的礼品盒取代的趋势,但对一些重要的亲戚,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礼数,现在走亲戚时走路的人很少,大多数人要么骑着小电驴,后座上驮着礼品盒和装馍的笼子,要么在小汽车的后备箱中装满同样的东西,风驰电掣地从乡间公路上一闪而过,比以前快捷了不少。

    年馍,流传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水流域和陕晋豫结合部的三角地带,是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是用上等的白面粉做成,其造型大多以动物为原型,辅以夸张的手法制作,以神似为主,并不苛求形态的完全逼真。

    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年馍寓有不同的内涵,它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但大多以老虎、鱼、猪和小鸟为主。即使同样为老虎,也会有大与小之分,站姿和卧姿之别,还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一些其它元素,但最起码必须让人以最显著的特征知道它是哪个动物。这些动物类的年馍犹如宴席上的大菜一样,尤其是老虎和鱼,代表着送礼的特色和性质,体现着规格的高低。

    但同时还会有一些花花馍或枣山馍之类的年馍,它们也就像宴席上的小菜和配菜一样,只是用于辅助和流通,用起来就灵活得多,可以东家送来,你再拿去送给西家,反之也可以,它不像那些年馍大咖有着亲疏远近的约束一样,没有任何送对送错的意涵,更不会有人指责你不懂约定俗成的规矩,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撑撑门面,不让人觉得两手空空,能够应急就行。

    对于“老虎馍”来说,大多都是丈母娘用来送给出嫁的姑娘,或者舅舅送给自己的外甥,一般情况下都要按一双成对来送,它或者寓含着祝福外甥虎虎有力、健康成长之意,或者送出了夫妻相伴、永结同心的美好祝福,其它动物的造型也是一样,各有不同的含义,但是绝对不能送错,数量也不能乱来,否则亲戚就会说你不懂人情世故。不过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此也搞不清了,老一代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只好摇摇头,苦笑两声,还能怎么地。

    每年腊月二十以后,是村子里女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她们要把正月里走亲戚和招待客人要用的年馍全部蒸出来,和面、发酵、揉面、手工制作、上锅蒸馍等,工序繁多,耗时很长,有时一忙就是一整个晚上。这时候她们邻里之间经常相互帮忙,今天我给你帮,明天你过来帮我,帮完之后还不忘让她带一些馍回家作为馈赠,也让家里人尝尝不同人家的不同口味。

    由于农村人家大多亲戚较多,而且距离不远,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大铁锅蒸上十几锅的年馍,每一锅上面要摞起四五层的篦子,一层篦子上小馍可以蒸八个,而大一点的老虎和鱼之类的馍只能蒸一个。蒸馍的时候 ,厨房里一片欢声笑语,热气腾腾,人站在院子里也能闻到飘出来的馍的香味,大铁锅的灶膛里火焰红彤彤的,风箱的气门发出啪塔啪塔的响声,而每家的火炕上的被褥却都已卷了起来,炕席烫得让人不敢用手触摸。

    我母亲心灵手巧,做年馍的水平在村子里有口皆碑,到了这个时候,她历来是各家主妇争抢的大忙人。她做这些年馍的时候,要用到一些工具和食材,比如剪刀、菜刀、镊子、梳子、核桃、红枣、花椒之类,面团在她的手里任其揉搓,不一会就有了初步的形状,每一个工具她都能用得恰到好处,剪鱼鳞,剪脚丫,点眼珠,捏鼻子,熟门熟路,不一会栩栩如生的动物模样就出现在眼前,看看那老虎,张开的大嘴里噙着核桃,怒目圆睁,身上的花纹细腻,前额头的王字醒目,散开的脚爪厚实有力,看起来非常逼真,母亲真是个做年馍的高手。

    我记得每年正月初二,我们去舅舅家走亲戚,早上一起来,母亲就开始往竹笼子里装年馍。由于舅舅家那边自家本亲很多,母亲给每家都必须送年馍,她不停地计算要送馍的家数,盘算着给年长的年轻的各送什么样的类型,仅把馍装完就得用好长的时间,讲究非常的多,我们这些年轻人实在是搞不明白,看起来还蛮费劲的,每次去那里都要提上三大笼年馍,实在把人累得够呛。

    在舅舅家吃完午饭,母亲和大姨就带着各自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向本家的堂爷爷、伯父和叔叔家送年馍。这些年馍与给舅舅家的老虎和鱼类年馍相比要简单一些,一般都是两三个花馍花卷之类,纯属礼节性的问候和拜会。他们见面之后,总会寒暄好一阵子,互相问问一年来各自的身体状况、地里庄稼的收成、孩子的工作和婚事等等,把一年来的想说的话都唠一唠。离开的时候,主人都会礼节性地回送几个枣山馍,往往还会给小不点们的兜里硬塞进几个红包。如果爷爷和舅舅的弟兄比较多的话,一个下午的时间基本上都在这淳朴温馨的场景中度过。

    年过完之后,家家户户的年馍都已经送出去了不少,但是从四面八方收到他人送来的也很多。它们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桌子上、案板上和竹筛里,都可以看得到。这些年馍有些被进城上班的子女带走,有些留给自个吃,一般都会吃到二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

    那些年,年馍作为礼尚往来的民俗礼品,是当地民间艺术的瑰宝,联络了亲人们之间的感情,寄托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实用价值将会逐渐淡化,继而其观赏价值却日益上升,这不,当地的年馍艺术品已经走进了世界工艺品市场,令老外们刮目相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年 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sy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