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世界道德经释义每周500字
《道德悟》连载——第十二章

《道德悟》连载——第十二章

作者: 翔宇1995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09:30 被阅读160次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绚丽缤纷的色彩使人失明,丰富炫幻的音乐使人耳聋,酸甜苦辣的味道使人味觉失灵,骑马打猎使人内心发狂,难以得到的东西使人出现不良的行为。所以,圣人,是只追求填饱肚子而不追求眼睛看到什么绚丽的东西。所以要祛除外界各种欲望,留存清心寡欲的内心。

实则,每个人并非生来知道欲为何物。初始状态的人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因为从不曾得到什么,故也无所谓失去,无所谓患得患失。自然便不会产生什么欲望。尽管这一阶段的记忆不会留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时的时光是人们一生中最快乐的。亦是离道最近的。

然而,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随着对外界环境接触的不断增多。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白纸变得不再纯洁,我们不断地在纸上填涂一切我们认为“美妙”的事物。于是,白纸上多了令人眩目的色彩,却失去了本真的面目。

上述种种,即老子所说的五色、五音、五味。五色夺目、五音夺耳、五味夺口。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沦落成物欲的奴隶。可悲的是,很多人甘愿做这样的奴隶,为物欲拼的头破血流却乐此不疲。从取得的所谓的名利、地位中来给予自己一丝慰藉。不得不承认,世间着实存在着许多的可怜人。


那么,对于万恶之源的“欲”我们的态度又该是如何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需讲清楚什么是欲,欲有哪些分类。什么是欲,当自我的需求无法被现实所满足时,落差感的产生即欲。而以笔者愚见,欲却分为两种——本欲和超欲。所谓本欲,即是人作为生物存在的机体本能需求。温饱之欲、两情之欲等等。这些欲望乃是维持人之生物体的本来所需,无可抗拒,故称之为本欲。而超欲则不然,却是贪得无厌者眼中的不可或缺之物。实则,可有可无。无止境的追求名利、地位等,均是属于超欲的范围。本章中老子所述的五色、五味、五音等,窃以为便所属于此。将欲望分为两部分,源于对欲望的辩证看待,区别态度。笔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以灭一切人欲而存天理之法是不为人所接受的,亦是毫无人性的。更不要提会修得仙风道骨。对于本欲,本能之欲,要尽可满足;对于超欲,超溢之欲,要尽可克制。这并非笔者一家之言,老子于本章中,已然表明这一观点。

本章最后一句有言:“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窃以为,本章亦或说道德经中关于欲望论述的精髓即在此句。何谓为腹不为目?即只追求填饱肚子而不追求眼睛看到什么绚丽的东西。填饱肚子可称之为食欲;看到绚丽的东西可称之为艳欲。毋庸置疑,食欲乃本欲之属;艳欲乃超欲之筹。由此可见,老子口中的圣人并非众欲尽灭、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而是有血肉的,亦需要满足生存基本需求的、但却能同时克制过度需求的实在个体。换言之,圣人之圣,圣在克制超欲;而非灭压本欲。故而,“故去彼取此”或应另作一解:“所以应去掉超欲以克欲、留存本欲以为圣”所谓清心寡欲而非清心无欲,道理即在于此。祛众之超欲,存寡之本欲,致清之内心。

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并不是为向别人表现出自己灵魂高尚的矫揉造作。而是悟道之后发自内心的做法。细细想来,过简单淳朴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逸又有什么错误呢?生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

相关文章

  • 《道德悟》连载——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道德悟》连载——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

  • 《道德悟》连载——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

  • 《道德悟》连载——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

  • 《道德悟》连载——序

    序 沉淀 “人是...

  • 《道德悟》连载——前言

    前 言 自从人类出现之时,我们对世间万物的探索似乎从未停止。面对...

  • 《道德悟》连载——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

  • 《道德悟》连载——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

  • 《道德悟》连载——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 今下雨

    日精进第38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二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十二条,《定位》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悟》连载——第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zn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