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在政治上,以义为重,还是以义为重,是修养的根本落脚点,是上达或者下达的区别。下面则接着上一段,讲孔子老骥伏枥,一辈子坚持修养,坚持文化传播,孜孜不倦。孔子所求为何?知我者其天乎!
14•32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14•33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4•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4•32孔子在大家的讽刺与诽谤中,坚守推广文化精神、传承礼乐教化的理想;
14•33、14•34一辈子栖栖,老骥伏枥,以德为本;
14•35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下学而上达,传承文化、坚守教化的天道思想、忧患意识,又有谁能懂?圣贤多寂寞;
14•36 圣贤多寂寞,圣贤也有道德的自信,不为世俗利益所绊,命由天定,又何必媚俗于世。
14•37进退之道,有七个人做到 了。现在人可不是这样,为了一点欲望,把自己绑得牢牢的,让欲望捆绑了人生,什么委屈都可以忍受。
14•38孔子懂得退隐之道,但是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为的不是自己,他图的更长更大,图的是千年文化的传承。
14•39他人善意的批评与劝告,孔子委婉的回答,所图不同的原因。此为各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