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采的子夏——论语贯通176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16:43 被阅读5次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象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克己复礼”(复兴周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1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的学生商鞅后来进行变法,走的是法家路线,也是在“利”字上下功夫,而把“仁”这个字位置放在后面了,社会的一切矛盾都是从利来。孔子一辈子重仁轻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确实用心良苦。

相关文章

  • 有文采的子夏——论语贯通176

    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象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

  • 2022论语分享第126篇:形态庄严,待人温和,说话能切中要害

    【论语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释义】 子夏回忆孔子。 孔子有三种不同的...

  • 小人喜欢 文过饰非

    《论语》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有了过错,一定加以掩饰。” 赏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

  • 孔子对美女也是有研究的,你知道吗?

    在论语里,有罕有的关于孔子和子夏的对话,是描写美女的。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 读《论语》的二条主线—论语贯通08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是想把孔子的思想与《论语》这本书的逻辑脉络进行梳理贯通。而要贯通《论语》的整个逻辑脉络,必...

  • 君子有三变

    《论语》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观感:远...

  • 抄录《论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子张篇》 【钱穆《论语新解》】子夏说:“百工长日居在肆...

  • 孔子论“言”之三

    三、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在《论语》中虽然出自子夏之口,但绝对是孔老夫子的秘传。《论语·学而篇》第7章,“子夏曰:...

  • 三变

    《论语》讲: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意思是,子夏说:君子给人的感觉,从外表看起来好...

  • 论语贯通—序言

    释家多托于世外,道家则隐显不定,可进可退,唯儒家文化立人文之标杆。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我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来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文采的子夏——论语贯通17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oj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