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追问结果
-----读《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很多人推荐说是一部很经典的作品。一直想看,但是没有心思打开这本书。终于,借助“乡阅计划”,完整的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话语,比如“我只是不再那么幸运了。可谁知道呢?也许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已经准备好了。”“在海上,少言寡语被视为一种美德。老人对此一向认同,并且尊重。”‘“努力让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只是忍耐。”“任何东西,只有实用才有意义。”“有点耐心吧,手。我做这些也是为了你好。”“可是我要让它知道,一个人能做到什么,能忍受什么。”“他认定,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决心,就能打败所有人。”“太美好的事情无法长久,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不过,人可不是为失败而生,”他说,“人可以毁灭,但不能失败。”“不抱希望是很傻的,他想。再说我认为不抱希望是一种罪”“所谓好运气,她来临的方式多种多样,谁又能辨认出来呢?但是不管什么方式的好运气,我都想买一点,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
信念,这是我对这本书后想到的一个词语。老人去打鱼,这是老人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为了男孩。我很好奇,这个男孩和老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老人愿意为男孩做一切事情呢?难道仅仅是男孩和自己一样漂泊吗?还是男孩比别人更加的关注老人,帮助老人。老人心中有了男孩,干什么事情就有了希望。也许,老人在大海中漂泊,遇到鲨鱼,老人坚持活下去的希望就是男孩。信念会让我们变得比平时更加的坚强。也许,我们的生活很潦倒,也许我们困难重重,也许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也许……只要我们心中能够找出一个让我们坚持的理由,就会让我们变得超出一切。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孩子心中种下一棵信念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上什么,都可以坚持。作为老师,我们也同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成长的,尤其是差生,不要轻易的放弃学生。我要有一种让学生成长的信念。
忍耐,这是第二个词语。老人在海上终于打到了一条大鱼,他慢慢地收线,无奈鱼太大,他的肩膀被鱼线弄破,他的手变得麻木了,变得抽筋了。他慢慢的移动到船头去喝水。这条大鱼耗费了老人很多的时间。老人是用耐心在收获这条鱼。正如老人所说:“有点耐心吧,手。我做这些也是为了你好。”我大脑中想到了老人的穷困潦倒,去打鱼,有了大鱼,去没有办法把鱼弄到船上。这个坚持是一种无奈。幸好,老人最好战胜了鱼。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和老人靠忍耐讨生活的人。我们很多人的父辈们正是用这种超乎想象的耐心让我们过上想要的生活。也许,忍耐会让一切变成现实。我们这个社会太浮躁,没有办法静下来,我们没有坚持的勇气,更不要说忍耐。忍耐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也是生存的基本技能。我们要教会学生,在黑暗中或者失败中,一定要学会忍耐。在忍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意义,这是第三个词语。我看完这本书之后,问自己,老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钓到一条鱼,坚持了很长的时间,又引来了一条条的鲨鱼,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堆骨架,一堆让大家感慨的骨架。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应该有很多的选择。至少评估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放弃,结果还是一样的。但是,没有挣扎的放弃,难免会让人感觉到有点单薄。我想到了,如果用结果去衡量老人的这次大鱼无疑是一种失败的行动。可是,如果我们不要把眼睛关注于结果,而是关注到过程,我们会发现老人的伟大。我们的教育,太重视结果,用几个数字进行衡量老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很多事情,我们需要把过程做的完美一点,结果很难控制。很多事情的意义,不能够用简单的意义去衡量。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赋予一个积极的意义,去努力把。
这本经典的书籍,值得慢慢地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