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儒学(三)——超越死生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21:04 被阅读139次

儒学固然有其精妙之处。立足道德良知,保持内心的诚明,行乎日用伦常,而能下学上达。然而,人们可能会觉得,儒学虽然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做人行事有所指导启发,可对于终极之生死一事,却不知,并且毫无办法。

人生在世,有诸多痛苦,受生老病死的宿命支配。道如果不能帮助人们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就不能称其为道;道如果对生死这一大事毫无办法,则此道终不究竟,不能成为人们真正坚定的依靠。生死之大问题,是真道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

那么,儒学是否真的于生死毫无办法呢?不妨读书细思量之。

(1) 孔子的生死态度

孔子云:“朝闻道,昔死可矣。”又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者,有杀身以成仁者。”

若孔子不知死,或以为死即身心内外一切断灭,何云杀生以成仁?若死即一切断灭,何以成就仁?

一切断灭,则仁亦断灭。或世间之仁于杀生而死者,实无半点意义。又何言“成仁”?

若其知晓死非一切断灭,然对于死后如何全然未知,而学道无助于解脱生死苦恼,又何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倘若如此,能甘愿死乎?其能安心去一全然未知处乎?

故可推测,孔子应当知死,只是不言死及诸怪力乱神。孔子的道——即其创建的儒学,不需要用这些东西来恐惧、降服人心。而只需落脚于人之日常生活与情意,高扬主体之道德创造性,就可以尽性至命,回复本心之光明澄澈。(即“先天未画前”),到此,更复有何生死轮回。

圣道儒学(三)——超越死生

(2)王阳明的生死超脱

另一位大儒王阳明也是天资颖悟。生死之烦恼也长久地在内心深处困惑他,以致成了他求道的一大动力,他于佛老典籍中探求数载,虽境界上有所提升,却仍然不能使他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寄托。

后有了许多人世经历,重归儒家经典,再次体察感悟圣人之语,方才明白儒学浅近高远,致广大而近精微。且只要心智健全之人,人人可入手,人人可学。因为良知本心人人本具,贤愚同此一心,此心正是创生大化之本体,天地万化的根源。

而之所以有贤愚圣凡的差异,在于心性修养工夫与境界的差别,儒家的心性之修养是通过实际生活做事,通过人之道德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来完成的。通过这样的修养磨炼,人的道德性得以长养,扩充,同时能力和智慧也相应增长。至一定程度,则可豁然贯通。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如此,可曰成道。

而王阳明也做到了这样的境界,故而,他临终时,弟子问其有何言?但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面对死亡,王阳明是心安的。则其必已解脱,超越生死之苦恼。

关于弟子对生死的提问,王阳明亦有“生死如昼夜,知昼则知夜,故知生则知死”的回答。与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话语相契合。虽然难以理解,但可以体会到他们都是知生知死,且都是解脱了生死苦恼,获得心之长久平静安乐的圣人。

关于生死,王阳明还说过另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王阳明曾对学生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 王阳明这句话主要是在叹息当初没有早点发现圣学精妙处,那样,如果当时起一心认真研治儒学,应该早就有不一样的心得体验了。说“错用了三十年气力”,也并非完全错用。所以这句话更多是一种感慨喟叹。

圣道儒学(三)——超越死生

至于佛法,其实质不与儒法相违背。

由于佛法的方向在于指归真理,这一点与儒学本质相通。因而,儒学也可以看做一种佛法。只是佛为对治千差万别,不同疾患,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广为说法,故有三藏十二部之浩瀚佛经。虽广说佛法,而实无一法可说,因实相无相,无法用言语说得。广为说法,是佛之慈悲与善巧方便故,乃是“以手指月”,不可把手本身当成了月亮本身。

佛法有许多方法较为直接地作用于心,故而有助于静心明意,即有助于诚意正心。儒学直接立足现实,二者在根本上并不相违背,皆是指向真理智慧的学问。

相关文章

  • 圣道儒学(三)——超越死生

    儒学固然有其精妙之处。立足道德良知,保持内心的诚明,行乎日用伦常,而能下学上达。然而,人们可能会觉得,儒学虽然对人...

  • 圣道儒学(一)

    从前认为,儒家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学说相比佛道来说差的远了。 后来,在有意无意间相关方面看的多了点,也思考感悟其中的...

  • 圣道儒学(二) ——乐观,快乐的儒者

    儒学固然积极入世,立足于现实生活,但是儒学能似佛学那般,消治诸多烦恼,给人以平静快乐吗? 对此,且看经典中的记载,...

  • 什么是圣道?

    “圣道是大基础,超越成大事。” 什么是“圣道”? 就是儒家的成圣成贤之道。 在《雪漠智慧课程(上、下)》中,这是做...

  • 2019-04-04

    素交,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谊 ━━━━━━━━━━━━━━━━ 文│钱钟书《谈交友》 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

  • 真意奥义妙难传2019-02-22

    真意奥义妙难传 儒佛道都有天道认证、彼岸追求和超越精神。但认证有大小,追求有正偏,超越精神有圆缺。儒学之所以特别优...

  • 死生诀(三)

    昱日一早,我去给夫人请安,撒娇说想上街市看看本地风物好长长见识。夫人为难了一会实在拗不过,只好指派两个青壮的家丁陪...

  • 八圣道

    正身修行的八级台阶: 第一级是正见 需要弃除一切疑惑、误会、陈旧的观念 第二级是正思维 进入更深层次顿悟的迫切心情...

  • 八圣道

    解脱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不是祈祷,而是靠其内心的佛性。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 生就是苦的业因,生命就是...

  • “二胎后,成为全职太太的我,被婆家抛弃”:爱,让人一地鸡毛

    01 《诗经》中有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真正的爱情,理应超越时光,升华于现实,从而让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道儒学(三)——超越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p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