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旧事

作者: 高振朝 | 来源:发表于2024-05-15 00:3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从气象学校毕业,分配在一个山区的基本气象观测站。

    老站长在我入职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小高呀,你刚从学校毕业,各方面基础比较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要好高骛远。咱们单位由于客观原因,前几年招了几个临时工,他们虽然没有上过专业学校,但是实际工作能力特别强,你要向他们请教,千万不要不服气,要取长补短。”

    听了老站长的话,我心里有点嘀咕:“老站长担心太有点多余了吧,我堂堂的一名中专生还不如临时工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老站长把赵龙叫来了,对我说:“小高呀,赵龙以后就是你的师傅,你跟着他好好学,争取成为业务骨干,有朝一日超过赵龙,为咱们站做贡献。”

    我看了一下赵龙,个头不高,戴个眼镜,看上去年龄比我大几岁。说句大实话,我心里还真有一点不服气,但碍于面子,我只能说:“好吧,赵师傅,以后多加指导,向你学习。”

    老站长接着介绍:“赵龙天生一股牛劲,钻研性挺强,现在是咱们站上的业务骨干,业务样样精通,不过,高中毕业后就进入咱们站,理论专业知识有点欠缺,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赵龙说:“老站长,你放心,我一定尽全力带好小高,同时我要向他学习气象专业知识,我们共同提高。”说完,他伸出了手,我也不敢怠慢,我们的手就这样第一次握在一起,会意地笑了笑。

    开始跟班了,赵龙就对我说:“咱们站有规定,每个刚上班的新同志都要不断练习基本功,练字码,打算盘,观测读数,看云天状况,识天气现象和手工编报和发报。同时,一般是实习一个月,先跟班半个月担任辅班,后半个月担任主班。”

    我听了他的话满不在乎,我在学校学习过气象观测理论知识,而且还经历过短时间的实习锻炼,觉得自己各方面素质还不错,于是有点沾沾自喜,有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傲气。

    “好吧,赵师傅,我明白了。”我应允着。

    “小高,这会班内没事,我领你到观测场熟悉一下观测仪器,顺便给你介绍一下。”赵龙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

    “好吧,师傅,我们走。”我点头应答了一声。

    出得门来,前方一片空旷,我环视了一圈,远处都是坡梁沟壑、高低不平的黄土高原山地。近处十几米就是观测场,外围白色的围栏映入眼帘。观测场内高高矗立着十几米高的铁杆,上面的风杯不停旋转着,风向尾翼不停摆动着。其他高高低低的仪器整齐有序排列着。

    进入观测场,地面上铺满绿绿的草地,其中还点缀着零零散散的小花朵,煞是好看。走到洁白的大百叶箱前,赵龙轻轻打开百叶箱的小门,指着温度表跟我说:“这百叶箱内安装着测量气温用的干球温度表和湿球温度表,干球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同时利用它们的数值可以查算出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他们离地面高度为1.5米。干湿球温度表前面横向放置的这两支温度表是最高气温表和最低气温表,它们可以测出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这几只温度表的最小刻度是0.2,我们读数时要精确到0.1。”他如数家珍地说着,我时不时点点头给予回应。

    接着,他根据顺序又给我介绍了测量其他气象要素的仪器性能、安装方法和观测注意事项。

    走到观测浅层地温场面前,他又开始给我详细介绍,说:“这2×4平方米的裸地地温场内,在地面上安装着0厘米、最高、最低三支温度表,他们能够测量出每日的地面温度和最高最低地面温度。靠右边的那四支呈斜面安装的温度表分别是5 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深处的地温表,注意这四支表的最小刻度是0.5,观测时千万要注意,以免误读。”他介绍完后说:“我们再到深层地温处看看。”

    赵龙把我领到观测场东南角那里的深层地温场,又开始了讲解,他说:“这个套管内,安装着40厘米深层地温表,刻度也是0.2,要注意深层地温表套管较长,观测时必须站在踏板上,并用两只手配合移动,轻轻拿出温度表并迅速读出数值,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人为误差。”说完,他根据刚才所说的要领给我详细进行了示范。

    这次听赵龙对温度表的有关知识讲解,还真从心里觉得他有两下子。

    跟了几天班后,赵龙要求我拿一本观测簿跟着他观测。他说:“从这个班开始,遇到定时观测时,我在前面观测,随后你自己观测,回来后咱们再校对一下就可发现问题。”

    在国家基本气象站,所谓定时观测就是指每天2时、8时、14时和20时四个时次,每个时次都要按时观测气象要素,并进行编发气象电报。观测流程,一般是在整点前15分钟开始观测,整点进行编报,整点后3分钟前发出电报,规定要求特别严,要赶上时间节点又不容许出现错情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赵龙说:“定时观测时间太紧,你先看我观测就行了,我完成任务后,你再观测。”

    “好的,师傅。”我点头微笑着。

    14时定时观测时间到了,赵龙拿上观测簿和铅笔,不慌不忙地走进观测场,他先在浅层地温场蹲在观测踏板上逐一观测记录下地温表的数据,然后又飞快地复读了一遍,整个观测流程可以说是干净利索、准确无误。我在后面看得发呆。

    接着,到了深层地温处,他小心翼翼地拿出套管,并迅速对温度表进行了读数和复读,这套动作可以说是行云流水。

    接下来观测记录了其他气象要素,最后到了大百叶箱前,他轻轻打开百叶箱紧闭的门,生怕风吹草动惊动了熟睡的气温表,这是温度观测中最关键的地方,因为气温观测稍有错误就可以影响到好多气象要素查算的准确性,更能够造成气象电报的错误,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看得出,赵龙在这里读数进行了好几遍。观测完所有气象数据,回到值班室,赵龙对观测数据进行了仪器误差订正,并对一些数据进行了查算,随后在气象电报本上根据规定进行了编报,并在整点后2分钟将电报发出,此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没事了,你出去观测一下好吗?”赵龙还是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

    “可以,师傅。”我满怀信心地回答。

    我在前面走,赵龙跟着,我根据他刚才观测的流程紧张地进行着,每个观测读数都谨小慎微,总认为滴水不漏,信心满满,回到值班室跟他观测的读数进行了对比,发现有几处有出入或误差,赵龙说:“读数误差就不说了,以后多加注意就可以了,至于差距较大的数可能是误读了,你可以出去再详细读一遍。”

    为了验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于是再次出去复读了一遍,结果证明是我的读数有误。通过这次观测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读数熟练程度不行。并且发现我观测的时间有点长,远远不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观测规范规定,地温场要时常保持裸地、松软,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整理。

    一天下午,赵龙说:“小高,地温场需要整理了,咱们拿上工具去整理一下。”

    我说:“好。我马上去拿。”于是我们拿着锄头、铁锹、耙子就到了地温场。

    赵龙说:“我给你示范一下,随后你学着整理。”我说:“好,这个简单。”

    赵龙拿着工具很快整理出了一半,在旁边看着的我觉得很简单,莫非就是用锄头松软土壤除去杂草,用铁锹平整好地面,然后再用耙子磨平场地就行了。

    我说:“师傅,你放手,休息去,我自己来。”

    我想,我是农村出身,在家里时干农活这些工具都用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我接过赵龙手里的工具麻利地干起活来,整理了一会儿,跟他做的比较了一下总觉得有差距,尤其是地面坑坑洼洼,于是我再一次精心用耙子平整着地面,谁知一不注意,耙子不小心耙断了两支曲管地温表,“哎呀!不好,地温表坏了。”我尖叫了一声。赵龙闻声看过来,发现是靠右边的两根温度表断了。我没有了主意,就说:“赵师傅,这可咋办?”

    “别着急,”他安慰着我说,“仪器坏了,只有更换备份仪器了。”

    听说更换备份仪器,我心里有点发怵,这下可麻烦了,我在学校学习时,老师就讲过,安装曲管地温表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它的技术规定比较多,有一点不满足就得重新安装,我在学校实习安装时就觉得很困难,于是只有跟赵龙说:“师傅,这个我可是不懂,全靠你了。”我的口气中有点乞求。

    “没什么,看我的,一会儿你给我打个手就行。走,跟我去拿工具和备份温度表。”

    我们拿着所需东西,开始了安装。赵龙先用小铲沿着曲管温度表的北边一定距离,小心翼翼挖开一个深度不一的三角形小坑,用手轻轻扒拉开土壤,露出了曲管温度表的深处感应部分,然后去掉损坏的温度表,保留好原来的斜面角度和深度,再按相互对应原则更换上备份表,最后检查符合规范规定后平整了地面。看着赵龙师傅的精湛技术,我无话可说,只恨自己水平太差。

    半个月后,我开始独立值班,此时赵龙是我的辅班,班内遇到问题赵龙都及时帮助我解决了,最重要的是可以为我的班进行把关,此时我也觉得值班也不是很难。

    一个月以后,我独立值班的第一个班是个白班,也就是7时至15时,其间有两次定时观测,接班后,我细心地校对了上班记录,没有发现问题,一切按部就班开始了我值班的经历,虽然值班过程中有点手忙脚乱,也遇到些小问题,但都经过查看有关技术规定解决了,到交班前又对值班记录进行了认真校对,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总觉得这一次老天开眼,没有遇到复杂天气,算是对我的眷顾。当我满怀万无一失的心情交接班后,身子有点困倦,计划在单位宿舍好好休息一会。

    不知不觉就进入梦乡,感觉又到定时观测时间了,自己睁不开眼、迈不开腿,心里十分压抑,脑海里懵懂一片,突然梦境发生变化,好不容易到了大百叶箱,打开了门发现温度表东倒西歪,有的还破碎了,“哎呀,这可完了。”我惊叫了一声糊里糊涂睁开了惺忪的双眼。

    隐隐约约中听见赵龙师傅叫了我一声,要我到值班室来一下。

    到了值班室,赵龙说:“我校对了你的全部记录,觉得总的来讲还可以,不过14时最低温度表观测有误影响了报文,这个是要算一个错情的。”

    我看了一下,分析了原因,确实是误读了,真是功亏一篑呀,我哀叹了一声。

    到月底单位开质量分析会时,我认为要挨严厉的批评了,因为我听说我们站是个业务先进站,很少出现错情,这次我出现了错情,影响到了单位的上报质量,真是无地自容。

    会上,老站长说:“今天,我觉得很高兴,小高同志经过跟班实习,现在已开始独立值班了,给我们站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家的负担,当然这也感谢小赵的辛勤培养。大家为他们鼓掌一下。”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掌声。老站长接着说:“不过,小高在值班过程中也出现了错情,影响到了咱们站的观测质量,这个我担着,小高你也不要有多大负担,千万不要背包袱,刚开始上班,谁也避免不了出现错情,以后努力就行了。”

    老站长的话如春风送暖,周身感到一股热流,我从心底里,感谢老站长,感谢同志们。

    元旦期间,单位开展了一次业务劳动竞赛,要求单位业务值班的年轻同志参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观测温度表。适合参赛的年轻人有6名,在老站长和同志们的一片加油声中,一场业务劳动竞赛开始了。竞赛结果出来后,赵龙获得了全能第一名,我获得了第二名,同事小张获得了第三名,其他人员获优秀奖,单位为参赛获奖人员颁发了纪念品和奖状。

    获奖会上,我主动向赵龙师傅伸出了双手,高声说:“祝贺你,谢谢你,赵师傅!”这是我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ad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