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硯】


【原文】
天下有壹言之微①,而千古如新;壹字之義,而百世如見者,安可泯滅②之?故風、雷、雨、露,天之靈;山、川、民、物,地之靈;語、言、文、字,人之靈睪。三才之用,無非壹靈以神其間,而又何可泯滅之?
投刺空勞①,原非生計;曳裾②自屈,豈③是交遊。
事遇快意處當轉,言遇快意處當住①。儉為賢德,不可著意①求賢;貧是美稱,只在難居其美。誌要高華①,趣②要淡泊。
【註釋】
①微:微小。②泯滅:消滅。①刺:名刺。空勞:徒勞。②曳裾:提著裙裾。③豈:怎麽,難道。①住:打住。①著意:刻意。①誌:誌向。高華:遠大。②趣:誌趣。
【譯文】
天下有那麽微小的壹句話,而千百年之後讀來仍有新意;有那麽壹個字的意義,在百世之後讀它還如親眼所見壹般事實,怎麽可以讓這些字句消失呢?風、雷、雨、露,是天的靈氣;山、川、民、物,是地的靈氣;語、言、文、字,是人的靈氣。天、地、人三才所呈現出來的種種現象,無非是“靈”使得它們神妙難盡,而又怎麽能讓這個靈性消失泯滅呢?
呈遞自己的名刺前去拜見也只是徒勞,沒有結果,這原本也不是謀生之道;提著裙裾卑屈地奔走於權貴之門,這怎麽會是交友周遊呢?做事遇到了舒心快樂的事應當調整轉移,說話說到了快意之時就應該打住。
儉樸是賢良美好的品德,但不可著意去求取這賢的名聲;安貧往往為人所贊美,只是能安於貧窮的人很少。誌向應該遠大具有光輝,誌趣應該淡泊恬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