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些中学强化了自上而下的管控体系。通过绩效工资和奖惩制度的安排,校方获得了极大的控制权。可以随意的安排教师担任各种任务,参加各种讲座、培训、监考等临时性任务,甚至可以毫不顾及的占用教师的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
校方之所以能够取得对教师说一不二的绝对控制权,是因为校方掌握了教师升职和薪资两方面的决定权。教师的职称不是由他所服务的对象来决定的。教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但学生没有权利决定教师的职称。教师的职责是教学,但如果不承担教学之外的各种开会、讲座、培训、监考等占用休息时间和业余时间的额外工作,不仅在评职称时会遭到报复,当前的工资津贴等合法收入也会被各种苛刻制度吞没。
为什么教师会沦落到可以被随意拿捏而毫无谈判权的悲惨境地呢?学校内民主制度的缺失是一方面。教师没有选举领导人的权利;教师也没有参与制定奖励惩罚措施的权利;教师更没有对不合理制度表达意见和建议甚至用实际行动表示反抗的权利。
可换个角度考虑,教师群体丢失以上权利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不争气!在劳资双方的博弈中。劣势一方的背后是他的劳动的不可替代程度低。中学教师在长年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的都是相关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工作时间越长,知识面反而变得越狭窄,除了本学科教学的那三板斧之外,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了。以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可以从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思考、摸索、总结出本学科最核心的知识要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考点,以及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的宝贵经验。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经验和知识的传播容易了很多,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年轻教师不仅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要点和传授技能,而且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工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又比老教师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许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渴望获得一份工作,使得学校在用人方面获得了更大的主动权,在与教师群体的博弈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掌握了主动权的校方可以不必过于顾忌教师的人权和心理感受。有些学校领导甚至说出“高三教师就要无情无义,你们以后少给我说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年龄还小这样的话!不要在工作单位提自己家里的困难!”这样的话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的冷漠和功利了!
当前中学管理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优秀教师资源的稀缺,转变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规则意识不强,难以管理这个方面来了。所以校方才会不断研究出台各种奖惩措施,强化纪律管理,期待着培养出俯首帖耳、谨小慎微的教师团队。对于不服从管理的教师,校方就会毫不吝惜的一脚踢开,毕竟寻找可替代的教师资源的难度已经大大减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