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思考,让我们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本质,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思考能力却天壤之别,有的人一眼便能直击本质,而有的人一生都在现象与现象间打转。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我们又该当如何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深度思考法》一书,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想象,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01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对一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或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便以为是深度思考,以为找到了事物的本质,但遗憾的是往往事与愿违。
事实上,要想深度思考,先要认识和克服阻碍我们深度思考的三类九个思维定式。
第一类,初级思维定式。
(1)因果倒置。"感冒了?多喝热水","肚子不舒服?多喝热水","发烧了?多喝热水"!是不是很熟悉,单纯的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无非只是掩盖了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本质。
(2)满足于普通解。听起来头头是道,却能满足与任何人任何事的万能解,毫无用处。
第二类,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此种境地,一方面越是努力提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越有把思考变得肤浅的风险。
(3)依赖框架。好的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对框架本身理解不够深入,或者过分依赖框架,便会陷入误区。
(4)范围适应。草率的从事物所属的范围寻找原因,"地域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5)思考止于关键词。如同"核心能力""差异化"这些关键词,往往成为思考进一步深入的拦路虎。
(6)执着于初步假设。总是局限于最初的假设,而对新情况视而不见。
第三类,不得其门而入的思考定式。
(7)忘却思考的初衷。一路思考下来,忘了最初的目标是什么。
(8)偏重过程。程序严谨规范,过程轰轰烈烈,就是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
(9)失去独立思维。跟着别人走,觉得这也对,那也对。
"拿着锤子,便把什么都当成钉子"。这些思维定式,只是一般性的概括,并非都能一一对号入座,但在思考过程中,我们要有意提防,多问问自己,"我这样思考,是否陷入某个思维定式了?"
02
深度思考,指通过"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捕捉本质。
本质=模型×动力机制
模型,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包括要素和相互关系;
动力机制,长远眼光解释现象,并推测可能结果。
这种思考方式,来源于MIT斯隆商学院的系统动力学,以组织中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动力机制为着力点,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
这一思考,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模型,用一张图展示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模型的可视化表达,往往最终呈现为一张表示关系的图。
而要画出这张图,则需要把握三个要点:
要点1,梳理出5个构成要素,即:输入源、输出源、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影响者。
要点2,考虑层次,增加厚度,如同PS一般,尝试分成不同图层。
要点3,注重因果,无视相关,避免从现象到现象。
第二步,解读动力机制,在长长的时间轴上捕捉模型产生的结果。
由模型产生的动力机制=预测模型×时间产生的结果,主要呈现以下6种代表模式。
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探究事物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动力机制进行解读。
找到拐点,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出现;研究相变,区分量变引起质变,还是突变,一旦发生相变,动力机制必然要变;锁定本源动力。
此外,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成就了什么"的故事,来验证动力机制。
第三步,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找到支点。
建立模型,解读机制,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但认识事物,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改变事物,而改变事物最理想的方法便是改变模型。
要改变模型,需要找到产生巨大变化的小楔子,能够用最小的变化获得最大的成果;或者找到与本源动力相关的支点。
一旦找到这样的支点,便可以撬动模型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第四步,行动,在实践中获取反馈。
所有的模型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提高。
建立模型、解读机制、改变模型、实践检验,直到认清事物的本质,直到推动事物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03
知道,绝非等于做到;要做到,需要在生活工作中反复刻意练习,不断提高思考的速度和精确度。
如下这些方法,可供参考:
从报纸杂志的标题开始联想,推测其内容,在进行比对。
不断增加思考的雏形,锻炼类比能力。如,因为急速增长而破裂的模型,基于良性循环的增长模型,专注于本质性能的模型,脱离零和游戏的模型,积累有趣的事例。
尽可能让思维可视化,画出来、画出来、画出来。
让自己的观点不断与别人的观点发生碰撞,磨练自己历史观。
尝试思考解决一些无解的问题,让问题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
总之,深度思考,其目的是为了找到事物的本质,使之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