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入《泰伯》篇的讨论,这是《论语》的第8篇。1-6篇讲的是孔子为学与为政的思想,第7篇《述而》通过孔子的言行与事迹的描述,来论证孔子是如何践行自己的思想的,是1-6篇的总结。现在来讨论第8篇《泰伯》,这一篇是对孔子的传承文化精神的历史功迹做评价,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孔子作总结。
泰伯让王的故事——论语贯通117对孔子的评价,与泰伯这个人有些相似之处,所以用泰伯这个人的故事来开始这一篇。象有泰伯才有周朝一样,有孔子才有以后的中华文明的延续,他们都有一种轻天下的精神。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个周朝,延续800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大家也都知道周文王、周武王的很多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周朝的开创与一个人戚戚相关。这是一个古圣先贤的故事,让我们后人学习以后懂得很多道理!
周朝在建立之前是一个偏居于现在陕西的一个部落,当时的周太王有三个孩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周太王偏爱老三,更何况老三的孩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非常聪明可爱。于是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老三。可是古代有长子继位的传统,周太王非常为难。老大泰伯看出了父亲的心思,毅然带着老二仲雍逃至现在东南沿海一带,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泰伯的逃跑与让位,才有了后来的周文王开创了周朝。
后来,周文王找到泰伯后人,封为吴国。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世人,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今无锡)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今天那威严雄伟而富丽堂皇的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