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哲思《正能量大讲堂》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4:54 被阅读6次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 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一说知道了事物的道理就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感悟】

朱子《集注》: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集释》《申鉴杂容下》: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

钱穆《论语新解》:本章知仁勇三德,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皆达德。

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明白指出:知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为己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达德,成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真君子。

为什么明智的人不惑?因为有智慧的人善于读有字书与无字书,通晓天地之道,清楚地认识世界的本质,深明人世之理,闻一言以贯万物,审物明辨故不惑。

为什么仁者不忧?仁者真诚地待人如己,乐天知命,以至于不再为个人的得失而忧愁。

为什么勇者不惧?崇尚正义、定心致公,勇于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再畏惧任何困难,故不惧。

二、修为来自思想的重视

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 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破迷生灵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想想,这将是怎样的气度神韵!这样的气度神韵是一种高贵的生命气质的外溢。文如其人,一个人能说出什么样的话,内心就有了怎样的选择。夫子学贯古今,博闻强记,更可贵的是,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都在提炼,都在提升。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h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