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孔门校友来问孝道,孔老师说“无违”,这是啥意思,跟孝有关吗?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了。”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活着,照着礼的规矩服侍;过世后,照着礼的规矩安葬,照着礼的规矩祭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之五
出场了两个人物,孟懿子、樊迟,都是孔子的学生,不过此时的孟懿子只能算是校友。
孟懿子(?-公元前481年),姓姬,鲁国大贵族孟孙氏的第9代宗主,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懿”是他的谥号,“子”是尊称。他的父亲叫孟僖子,孟懿子还有个弟弟叫南宫敬叔。
说起孟懿子这个人,来头也挺大,是孟子的六世祖。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子孙后代会出现孟子这样的大人物。他父亲孟僖子倒是比较有远见,看出来孔子是个了不得的伟人,是“圣人之后”,于是在临终之前,把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托付给孔子,拜孔子为师,跟着学礼。
那时孔子34岁。孟懿子生年不详,估计在13岁左右,也算是孔子早期的弟子之一。不过孔子第一次出国去见老子时并没有带他,而是带了他的弟弟南宫敬叔同去。后来为了“堕三都”的事,由于孟懿子抗命,师徒俩又闹出很大动静来,结果被逐出师门,后人也不再将他列为孔门弟子。
“堕三都”事件发生在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那时孔子好不容易当上了鲁国的大官,担任大司寇“摄相事”。新官上任的孔子,刚把自己的死对头少正卯给杀了,正春风得意,却碰上棘手的烦心事。原来那时国君鲁定公只是个“虚君”,大权都掌握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里,处于“三桓”联合执政的状态。
所谓“三桓”就是季孙氏季桓子、叔孙氏武叔懿子、孟孙氏孟懿子,他们是鲁国第15位国君鲁桓公的3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后裔。“三桓”都有自己的封地,分别是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和孟孙氏的郕邑,总称为“三都”。在“三都”,他们蓄养军队,加固城墙,尺寸高度远远超过了周礼的规定,直接对鲁君形成了威胁。
却说这“三桓”把鲁定公架空之后,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又被手下的家臣们架空了,这好像应了“黄雀捕蝉,螳螂在后”那句老话。因此孔子便与鲁定公谋划,利用“三桓”和他们家臣之间的矛盾,借“三桓”之手“堕三都”——把他们封地内违章建筑的城墙拆除,实际上是以此削弱“三桓”的势力。
孔子的这一招着实厉害,和36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吻合。由于家臣们势大震主,所以开始时“三桓”都没有识别出孔子这一阴招,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堕三都”拆迁行动的总指挥由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出面,另一弟子冉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叔孙氏首先响应,比较顺利地“自毁长城”——率军拆毁了自己的郈邑城墙。接着在毁季孙氏的费邑时,费了很多周折,打了几个硬仗,弄得鲁定公也出逃了,后来在孔子亲自指挥下总算搞定,毁了费邑。
最后在毁孟孙氏的郕邑时,却碰上了难题。原因是管理郕邑的家臣名叫公敛处父,对孟孙氏比较忠心,而且治理有方,很得民心。他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地盘要被拆毁,心中不甘,便向主子孟懿子进言,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番利害劝说,结果孟懿子终于明白当初同意“堕三都”,确实是自己头脑发热,上了老师的当。于是便阳奉阴违,消极对待,他这一拖,不但把“堕三都”的行动拖黄了,而且使另外“两桓”也琢磨出不对劲了,发觉上了孔子的当。
因此,“三桓”重又站到一起,停止军事行动。按捺不住的孔子和鲁定公不想看到这个功败垂成的结果,鲁定公亲自率军去围郕,但最终因势单力孤,攻而未克。闹得轰轰烈烈的“堕三都”拆迁行动终于功亏一篑,孔子和“三桓”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在季氏当家宰的子路被季桓子一脚踢了出来,看到自己再也无法施展才华,心灰意冷的孔子只好率众弟子黯然离开鲁国,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那年孔子55岁。
了解了孟懿子的家族和故事,再来读这一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当时鲁国被季桓子、武叔懿子、孟懿子这3位大夫把持朝政,经常僭越礼制,所以孔子心中对孟懿子是很不满的。孟懿子来问孝,孔子正好可以借题发挥,利用这个机会来点拨这位昔日弟子。但孔子只说了“无违”两字,就没再往下说,并没有展开谈到孝与礼的关系,内中的深意,要让孟懿子自己去反思,孔子相信孟懿子的智慧。此时距“堕三都”事件已过去好多年了,孔子希望孟懿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有所反思。
显然,孔子这里的“无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醒他不违父言,不逆父志。其父亲孟僖子是个贤而好礼的人物,当年孟懿子就是奉他父亲的遗嘱,来向孔子学礼的,而孟懿子却没有将父亲的遗风好好传承。“无违”,就是教导孟懿子不要违背父亲的言行与志向,像父亲那样做一个贤而好礼的人。要明白,无违父命才是真正的孝。二是告诫他“无违”于周代的礼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尽孝,只有无违于礼才能真正实现。即使在父母死后也须谨守礼制,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才是孝的实践,否则仍然是不孝。
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要讲给自己的弟子兼专车司机樊迟听呢?这里面另有一番深意。
樊迟(公元前515年-?),小孔子46岁,姓樊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重要人物。孔子的这位晚期学生,也是个苦出身,但从小读书刻苦,还对农业感兴趣,不过天赋不算很聪明。早前他在季氏宰那里跟着孔子的门生冉求谋生,孔子回鲁后正式拜师,既当弟子又兼车夫。因为是老师的兼职专车司机,所以樊迟在论语中的上镜率虽比不上子路、宰予,但也有过6次露脸,算是比较重要的配角吧。
樊迟虽然天资不够,但却求知欲旺盛,经常向老师问这问那,是个勤学好问的人。《论语》中记载有著名的“樊迟三问”,反复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对于樊迟的这种好学精神,孔子似乎有点不耐烦,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最后樊迟大概是感到自己在老师手下混得不好,想改行了,就向老师请教如何种庄稼,这实在出乎意外,气得老夫子直呼“小人哉,樊须也!”孔子认为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该问庄稼活,给樊迟下了一个“平庸之辈”的结论。在孔子眼里,樊迟确乎没有多大发展前途。
“孟懿子问孝”这段对话中,一般人也许认为樊迟这个车夫,只是个串场的角色,中规中矩地把问题问出来,便于孔子阐述对“孝”的一些看法。但如果联系到后面的几章内容,先后有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很多人的问孝,便可发现孔子的回答,每一次都不相同,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为什么孔子偏偏要把孟懿子问孝的前言后语,特意拿来说给樊迟听,并作进一步阐发呢?历来很多学者把孔子这样做的用意理解为,孔子怕孟懿子弄不懂“无违”的深意,接下来会去问樊迟,所以就先把“无违”的真正含义告诉樊迟,让他可以去转告给孟懿子。
这未免把孔子和孟懿子的超高智商都看低了,试问作为圣人,孔子会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而让樊迟做代言吗?作为鲁国的权臣,孟懿子会听不懂孔子的话,而去向樊迟请教话中的深义吗?作为弟子兼车夫,樊迟具备这种解释和传达老师话语的能力和地位吗?
也有人说因为孟懿子与樊迟关系亲密,所以孔子让他转达。但一个大贵族为什么会与一个贫寒的孔门晚辈兼职车夫关系亲密?如果真有这层关系,太史公们肯定会感兴趣,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而史书无凭的事,如果仅仅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戏说《论语》,那么这样的解读,恐怕是低估了孔子和孟懿子的智慧,又高估了樊迟的能力和水平。
因而,孔子这段话里的另有一番深意,看来只能是指向樊迟。即:是否樊迟跟孟懿子存在同样的毛病,在遵守礼制方面有所不足?或许,不尊奉礼制,是孔子对樊迟的一个判断,这从樊迟在《论语》中几次出镜的言行中,可以看出端倪。这位勤学好问的弟子,对孔门的核心价值观,却总是不能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因此孔子借着孟懿子的话题,用最直观的道理去启发他,这正好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至于樊迟听清没有?理解没有?继续读下去,此人以后还会在老师面前多次露脸的。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李炳南:诸弟子问孝,孔子答复,因人而异。此是教懿子,不违其父教其学礼之意。不违父教学礼,就是孝道。生事,死葬,祭祀,皆能以礼,便是尽孝。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皆违礼,所以孔子教懿子无违。
《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卫瓘:三家僭侈,皆不以礼也,故以礼答之也。
《论语偶记》:《檀弓》云“三家视桓楹”,葬僭礼也。《八佾》篇“三家者以雍彻”,祭僭礼也。
朱子: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
《论语注疏》:此章明孝必以礼。生,事之以礼,谓“冬温夏凊、昏定晨省”之属也。死,葬之以礼,谓“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之属也。祭之以礼,谓“春秋祭祀以时思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之属也。不违此礼,是无违之理也。
张栻:亲虽有存没之间,而孝子之心则一而已。
胡氏: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王夫之:因无违而自中礼者,圣人之孝,由内达外,诚而明者也。必以礼而得无违者,以外治内,明而诚者也。则无违其纲而礼其目者也。……孝为百行之源,孝道尽则人事咸顺。
《荀子》: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郑汝谐:懿子以孝为问,答之以无违,懿子不复质疑者,谓夫子教之以无违其父之命而学礼也。然圣人之意不止于是,故以无违之旨告于樊迟,使之终其身不忘其亲也,亦使学者知无违之旨非谓惟父令之从也。
钱穆:孔子乃言无违者,无违于礼,能以礼事亲,斯为孝。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必自以合礼者事父母,斯对父母为至敬,此即是孝。若顺亲非礼,是谓其亲不足与为善,又自陷非礼,此乃违逆其亲之甚。故无违为孝,乃为懿子一人言之;不违礼为孝,乃为天下万世一切人言之。
康有为:《孝经》特发从父令、未得为孝之义,故事亲始终只能从礼。故大孝在喻义,乱命不可从,而父道可以改。盖人道只以公理为归,虽父母之尊亲,不能违公理而乱从之也。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 《孝经》 《荀子》 《论语集注》 《论语注疏》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癸巳论语解》 《论语意原》 《论语义疏》 《论语偶记》 《论语注》 《吕氏春秋》 《群经义证》 《读四书大全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