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经典回到春秋读论语
孝顺父母敬为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3章

孝顺父母敬为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3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1:43 被阅读150次

    对父母不敬就是不孝,敬与不敬之间,有着人兽之别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现今所谓的孝,只讲能够赡养父母。然而就连狗和马,一样也有人养着。没有孝敬心,那有什么区别呢?”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之七

    又来一个问孝的,这次是正宗的孔门弟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学生。

    子游(公元前506年-约公元前443年),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期吴国人,小孔子45岁,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孔门弟子“四科十哲”之一,位列文学科第一,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与子夏、子张齐名,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不过这两位同学之间却互相并不待见,是典型的文人相轻。

    子游在《论语》中共出现8次,发表过6次言论,被老师评价过2次。他20多岁就担任鲁国一个小城池的总管——武城宰,以礼乐教化当地的百姓,孔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据说孔子曾说过,“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不过这话查无出处,应为后人编造,不足为信。但子游对孔子学说在南方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却是事实,因而被誉为“南方夫子”,尊作东南文教之祖。唐玄宗时,被追封为“吴侯”,宋代又封为“丹阳公”,后又称“吴公”。

    子游胸襟比较广阔,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品论他人时很坦诚,因此也得罪了一些同学。孔子去世后,子游受曾子排挤,被迫离开鲁国,回到吴国后在常熟开馆,授徒讲学。他的徒子徒孙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但却受到荀子的严厉批评。荀子早先拜道家的宋子(宋研)为师傅,后来又改投儒家的子弓为师,子弓是子夏的门人,恰好是当年被子游看不起的那班人:“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就是只能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这类细枝末节小事情的人。真是料想不到,小人物也会培养出荀子这样的大咖,而荀子更是带出了李斯、韩非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大弟子。这是后话。

    子游是圣门高足,在个人孝行方面应无问题。因此孔子对于子游的问孝,并不需要针对其个人品行作教育帮助,于是就结合现实社会的时弊,对孝道思想进行阐发。“能养”,包括饮食起居的照顾与侍奉。孝当然包含着养,即古人所说的饮食供奉,但孝不仅仅是养,更重要的是敬,敬与不敬之间,有着人兽之别。“养”是“犬马皆可”,是动物的共性;只有敬,才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敬”了,就会“顺”,也会“养”得好,所以,“敬”包含了孝道的全部内涵。

    子女的尽孝,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上,更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所谓孝敬、孝顺,对子女的要求,在于懂得为孝必敬,心中要敬重父母,凡事要顺着父母,年轻人要常作换位思考,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不能因为工作的繁忙,就将父母的叮嘱看成是啰嗦;不能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抢白老人;不能因时代的变化,就看不惯老人一贯的做事方式。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两代人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能化解了。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句话,历来有两种理解,关键是对“养”字如何解读。

    如果把“养”解作“服侍”,就是指犬马对人的服侍,狗可以守卫家园,马可以拉车代劳,它们都能够侍奉人,也就是说“犬马亦能养人”。这样解读是把子女比作犬马。但畜牲无知无识,并不会敬重人,所以子女如果只是像犬马一样服侍父母而没有孝敬之心,则与犬马服侍人没有区别。

    另一说,是“犬马亦得人之养”,就是把“养”解作“饲养”,把供养父母当作像饲养犬马一样,饿了给吃的,渴了给喝的。这样解读是把父母比作犬马。但人养犬马的目的是为了让它们给主人服务,所以并不会敬重它们,那么如果奉养父母却不敬重父母,则与饲养犬马没啥区别了。

    以上两种解释都说得通,但如果着眼于孔子最后说的那句话来理解: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说,世俗之见都以为只要“能养”就是孝,但如果没有孝敬父母的心,那么养父母和养犬马就没法区别了,怎么还谈得上孝呢?可见孔子强调的是养而不敬不足为孝,显然第二种解读更接近孔子的原意。

    虽然把双亲比作犬马有点让人不忍,但社会现实就是如此真实地存在,因而为人子女的必须要警醒了,对父母不能简单地供养,而应当尊重他们的心意。人是有感情需求的,父母需要得到子女的敬重,也应该得到子女的尊重。

    学论语记成语:

    犬马之养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言为孝必敬。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同其饥渴,饮之食之,皆能有以养之也。但人养犬马,资其为人用耳,而不敬此犬马也;人若养其父母而不敬,则何以别于犬马乎?言无以别。明孝必须敬也。

    朱子:养,谓饮食供奉也。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李炳南:敬与不敬,是人兽之别。

    康有为:《孟子》谓:“爱而不敬,兽畜之。”《坊记》:“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言小人亦能尽力养亲,惟狎恩恃爱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孔子恐人知爱亲,而不知敬亲,故因子游发之,其词意警切矣。

    钱穆:孟子曰:“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是犬马亦得人之养,可见徒养口体不足为孝。……皆能有养,正谓皆能得人养。或疑不当以亲与犬马相比,然此正深见其不得为孝。孟子固已明言豕畜兽畜矣,以孟子解《论语》,直捷可信。

    曾子: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蕅益大师:以犬马养,但养口体。能养志者,乃名为敬。

    《盐铁论》: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

    曾子: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张栻:事亲以敬为本,养而不知敬,则但为养而已,是何以别乎?以敬为本,则所以养者固亦在其敬之中矣。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 《孟子》 《论语集解》 《论语注疏》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集注》 《论语正义》 《癸巳论语解》 《论语点睛》 《论语注》 《论语会笺》 《盐铁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李暖安:今天看了你的文章,忽然觉得自己挺不孝顺的。与父亲吵了架,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化解。郁闷~
      • 潮润泽:学习!
      • 邱士舰:赞👍👍👍👍
      • 我心我诉:欣赏学习了。👍👍
      • 须弥0芥子:学习了🙏🙏🙏💐💐💐
        乐道也:@须弥0芥子 谢谢朋友的点赞。
      • 鲁小南:受益匪浅
        乐道也:@鲁小南 谢谢朋友的鼓励。
      • ztmcom:孝,是一切善良的根基。
        乐道也:@ztmcom 是的,你说的很对。
      • 林海之蓝:👍👍👍🌺☕☕
        乐道也:@林海之蓝 感谢友友点赞。
      • 莲小湲:温习圣贤👍👍👍
        孝敬乃人也。
        父母可养大十个儿女,十个儿女未必养好父母。现在更是倒过来了,浇树不浇根了🙏🙏🙏
        乐道也:@莲小湲 是啊,你说的很对。
      • 阳光明媚lcx:人兽之间做选择,都会有人选择错。
        乐道也:@青争思 谢谢朋友,你说的好。
      • 山林c:敬为先🌺🌺🌺👍👍
        乐道也:@山鬼姑娘 谢谢,你说的太对了。
      • 生命的季节:非常精辟的解说,佩服!
        乐道也:@生命的季节 谢谢支持😊祝友友周末快乐🍵
      • 蒋坤元:点赞🌹🍲
        乐道也:@蒋坤元 谢谢支持😊祝友友周末快乐🍵
      • 抱朴斋:论语堪为经史子集之基石 🌾🌾🌾
        乐道也:@抱朴斋 说得对。大精深。
      • 诺金小林:问好,学习佳篇。👏👏👏👏
        乐道也:@诺金小林 谢谢支持😊祝友友周末快乐🍵
      • 小羊三三:您好,我很喜欢您的文字,我愿代表公众号【小羊三三】向您发出约稿函,您可以在公众号首页查看详细约稿事宜,十分期待您的投稿来信。
        乐道也:@小羊三三 谢谢支持😊祝友友周末快乐🍵
      • 江雪阁:好文,养而敬则为孝。虽然后来出现二十四孝故事有残忍的部分,但作为孝的本义来说就是“养和敬”。社会发展,养这一部分要重新定义,我认为养老首先要靠自己,年轻时就要有养老保险的意识。其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关键。第三是子女的助养。把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是靠不住的。
        乐道也:@江雪的文字阁 谢谢,你分析得好😊祝友友周末快乐🍵
      • 夕青_:美文!满满正能量点赞👍👍👍学习😊
        乐道也:@夕青_5686 谢谢朋友的支持。
      • 雪花1:孔子字子游对吗?儒家创始人☺☺☺☺
        乐道也:@雪花1 不对,子游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字仲尼
      • 喜亭_bf8f:读论语,思圣明。☕☕☕
        乐道也:@喜亭_bf8f 谢谢朋友,您说的太对了。

      本文标题:孝顺父母敬为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2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m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