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福楼拜,一个医生的儿子,一个独身至死的单身汉,一个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症患者,一位十九世纪法兰西文学第二次黄金时代的领旗手,维克多.雨果的崇拜者,莫泊桑的精神导师,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
三十五岁那一年,他以一位匠人之心,给世人带来了这部堪称艺术新法典的伟大作品——《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完美的匠心之作小说写作的教科书
很多书告诉我们如何写作,却几乎没有能告诉我们应该写成什么样子的,作为一部小说范例,你几乎可以在这里学到写作的一切。
全书共计三卷(李健吾版),上卷共9小节,交待了主要人物背景,约占篇幅的五分之一,是整部小说的基础框架。中卷共15小节,着重进行情节的发展递进和人物的蜕变,约占篇幅的五分之二,构成小说的主体。下卷共11小节,占剩余五分之二的篇幅,将情节推向高潮,达到人物塑造的深度,是整部作品的结尾。其中每一小节就如同列阵的士兵,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不逾越阐述超过本小节核心的一句话,也不会少能表达本小节核心的一句话,大师的作品总让人感到,只能这么写,多一句,少一句,好像都不行。从开头的铺垫,情节的递进,结局的高潮,福楼拜诠释了什么是完美的结构,多次删减,他就像一个匠人一样打磨着他的作品,这正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自我修养。
除了结构,福楼拜对环境的描写近乎偏执,他几乎不用长句,皆是如匕首般的短句,就像是在用放大镜观察每一处角落,以使它们与感情搭上调子,融为一体。在农业展览会段落的写法更是炫技色彩十足,两条路线交织,将当时的环境和爱玛的心态完美融合,他追求的,是文字的影像化再现,让人达到观影的效果体验,所以关于各种描写手法与方式,这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抽身于外 内化其中
在作品里,你可以觉察到每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除了那个幕后的人——作者,你却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的,你看不到作者的主观看法,他对发生在作品中的一切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克制,这是美德,也是智慧,他让人物以自己的惯性充分发展,给予了人物最大化的生命力,没有说教,没有评判,他的叙述有着一位外科医生的冷静,却从未冷漠,在写作的手术台上怀着对生命最深沉的感情投入,一如他说到,“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浓厚的艺术需要浓厚的感情,福楼拜真的与他作品里的核心人物融为了一体,这是每个写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
抽身于外,隔开的是与人物的距离,内化其中,包涵的是人物的精神内核,前者给予了读者思考呼吸的自由空间,实现和读者的互动,没有读者会喜欢随时跟在人物屁股后面像护着小鸡一样的老母鸡作者,智慧的作者懂得留有空间,也只有空间才给深层次的解读带来了可能性,同时也通过距离感扩展了作品的格局。后者则铸就了作品的灵魂,没有内化到人物里,就不可能生发出敏感的触觉,就不可能挖掘到最深处的情绪,也就不可能引发读者的感情,毕竟真正的读者从来不傻,用心之作也绝不会随时光黯淡。
比喻是天才的象征
比喻是简单的,毕竟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修辞手法,但能够深入人心的比喻是困难的,需要得是对喻体广博而细致地观察,对本体敏感而深刻地理解,还需要得便是天才的火花把它们连接在一体,共同达到一个艺术的层面和境界,除了用“天才”二字来形容这种能力,实在很难说明这种能力的由来。所以也请允许愚钝的我在这里大量引用原文段落,否则怎么能说得清修辞的极致。
“查理的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
——爱玛对自己婚姻生活不幸的来源
“仿佛火刀敲石子,她这样敲了一阵自己的心,不见冒出一颗火星来”
——爱玛在平庸婚姻生活中的挣扎
“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的生活的寂寞,好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
——爱玛内心对激烈爱情的渴望
“小可怜儿!巴望爱情,活像厨房桌子上一条鲤鱼巴望水”
——爱玛让人可怜的情感状态
“爱玛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话,她的骄傲好似一个人在蒸汽浴室,养息精神,伸开四肢,驱除疲劳,把自己整个儿交给这热雾腾腾的语言”
——爱玛感情萌动的开端
“他们的伟大爱情,从前仿佛长江大河,她在里面悠游自得,现在一天涸似一天,河床少了,她看见了污泥”
——爱玛婚外情的激情退却后的情态
“因为人对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痛苦,永远缺乏准确的尺寸,何况人类语言就像一只破锅,我们敲敲打打,希望音响铿锵,感动星宿,实际上只有狗熊闻声起舞而已”
——来自作者的思考与反思
“她的贪婪、她的苦恼、风月的经验和她的永远生气勃勃的空想,逐步发展她,就像风、雨、阳光和肥料逐步发展花木一样,本性丰满,最后就盛开了”
——爱玛情感的发展勃发
作品中精彩的修辞几乎全是用来形容爱玛的种种丰富情感的,这不难理解,因为这部作品就是全部围绕中心人物—爱玛展开的,对爱玛挖掘得有多深,作品的主题就有多深。而这些天才般敏锐的比喻,活脱脱的展示了爱玛如何在情感的迷乱涌动中走向毁灭。
俗套的剧情 深刻的主题
没有一部伟大的作品因情节而伟大,是的,一部也没有,要说这部作品讲了什么故事,一句话就能概括了——美貌少妇红杏出墙被抛弃而后自杀(听起来有点像安娜卡列尼娜是吧),剧情听来实在太俗套,但就是这样的俗套在福楼拜手里成了部伟大的作品。
对爱玛,你会同情她自杀的可悲的结局吗?又或是认定她咎由自取,不守妇道,活该如此?抑或是为那个妇女没有自由的时代感到可悲?还是会为人性永不贪足的欲望唏嘘不已?又或者,为爱玛在感情上的盲目投入而感动?无论采取何种观点,相信都会在作品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你的观点也映照着你的价值观,而这就是一部伟大作品的多义性,如同无数面镜子,反射来自社会与人性各个角度的形态,也反射着你自己的样子,好的作品从来不止一个角度。
这部作品不管从结构、人物塑造、描写、主题时代性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也正是因为过于完美,造成很难看到它的突出奇特之点,往往被埋没在了名著堆里,然而看得越多就越能看到它身上的艺术之光。
写在最后——关于书评的一点想法
首先是关于书评的定位,书评不是推介,而是提供评价与感悟,所以对于书本内容的介绍所占比重不应过大,甚至应该假设读者已对此书的基本内容驾轻就熟,多评少述,应是优秀书评的进阶方向,我也在努力。
定位有了,接着便是在这个方向的脚印了,在我看来,独创性就是书评的核心价值,一个是独,这就要求所思所感必须原原本本地从自己而来,否则一味借用别人已成熟的观点组合拿来,只为了展示书的亮点内涵,那就是推介了,书评对于作者自身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其二便是创,这就比较难了,需要自己思考的结果要出彩,要能引起共鸣甚至要有前瞻性和深刻性,但也正是评之为评的根源。
同时,对于书评作者来说,书评应是阅读之路的标石而非终点,思想性的东西从来就不应盖棺定论,对于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的评价与感受更应如此,随着时间、阅历、洞察力和眼界的不断增长,一部作品在心里的地位是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一记书评只是也应该是阅读之路的标石,是你此时此刻的认知,是一份未完成的作业,而对于这份作业,最好永远也不要完成,一旦把它当做了终点,那它就会成为思想的障碍。
最后,疑问是比结论更重要的东西,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也更困难,对书评而言,这往往意味着多文本多作者的比较,没有广度很难有深度,而扩展广度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问题导向,疑问不一定需要即时解答,时时放在脑海里更有助于增进阅读鉴赏能力的增强和书评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书评的一些不那么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对看到的人有点帮助,也欢迎探讨。(欢迎反驳批判我书评的观点,但对于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就算了,我也在不断反思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