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众多小吃里,大概要数生煎最有烟火气。
圆润雪白的生煎在油锅里热烈欢腾,一揭盖子便听得噼啪作响,蒸腾的热气激出芝麻和葱花的香。而窗外一群人已经伸长了手要把小票塞给服务员,生怕抢不到这新鲜出炉的一锅——这便是一枚生煎的巅峰时刻了。
但热爱往往会导致超乎寻常的执着。爱吃生煎的人站定了一个派系,就容易指摘别家做法的不妥。吃着老字号长大的老上海与年轻人聊起生煎,十有八九要发展到吵架的地步。
皮子厚还是薄?汤汁多还是少?收口褶子应该朝上朝下?随便拎一个辩题出来,都足以引发舌战。
而在众口纷纭之下,生煎的谜团反而越滚越大:
说全发酵皮子是正宗,那半发酵工艺又从何而来?
说不加肉冻是传统,为何许多老字号亦有明显汤汁?
原是街头小吃,又怎会演化出“名门正派”的条条框框呢?
为尽力厘清这些谜团,我们回溯了生煎的发展史,又背起相机深入后厨,为你还原今日生煎三种不同风格的制作工艺。至于爱吃哪种,不过是各随所好罢了,有什么好争的?
一、生煎全解析
也难怪围绕生煎的议论最多,一个生煎包从发酵到煎制,从外皮到内馅,几乎每一步都有分歧。今天,就由企鹅君掰开揉碎了给你讲。
面 皮
►全发酵
面团加酵母揉好后,醒发约15分钟,切剂子擀皮,包好后再醒发约半小时。大壶春是此派代表。
口感:因经过两次醒发,口感厚而松软,近似包子。
►半发酵
面团加酵母揉好后,直接切剂子擀皮,包好后再根据气温醒发一会,一般夏天是15分钟左右,而冬天可能长达30分钟。相传萝春阁便是“半发酵”的始祖,而东泰祥、友联、丰裕等皆属此派。
口感:厚度适中,较为松软,近似白吉馍(肉夹馍的馍)。
►不发酵
其实生煎少有完全不发酵的死面,即便是小杨生煎也会加少许发酵粉。揉面后直接擀皮包馅,随即下锅煎,没有专门的静置发酵过程,让面团在制作中稍微醒发。小杨生煎为此派代表。
口感:较薄而韧,近似蒸饺但略微松软些。
肉 馅
口 味
煎 制
当然,肉馅的调味、面粉的选用,都会对成品造成影响。不过,最关键的无疑是面皮。发酵程度的不同会导致面皮口感相差甚远,连带着肉馅、煎制方法也要随之调整。
为此,企鹅君选取了全发酵、半发酵和不发酵三大流派的代表——大壶春、东泰祥和小杨生煎,客观探讨其制作工艺的差别。当然,选择这三家店,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知名度最高,在工艺上也最有代表性,并不涉及口味评判,更不代表企鹅君的推荐。
不是测评结果!
不是测评结果!
不是测评结果!
也没收广告费:)
二、生煎流派PK
全发酵 | 大壶春
谈上海生煎,永远绕不开大壶春。近百年的光阴寸寸流过,生煎的流行风潮变了又变,但大壶春年复一年地做着传统的全发面生煎,有一种老字号特有的气定神闲。
每天早上五点半,负责打面的师傅就忙碌起来了。水、面粉加酵母揉好,有时会打入昨晚留下来的少许老面以增添风味。大壶春的面皮配方并不固定,全由师傅根据当天的天气,凭经验调节。揉好面后醒发十五分钟后,面团略微膨胀松软,方可拿去切剂子包馅。
正在醒发的生煎们肉馅则是绝不外传的秘方。四川中路店内有中央厨房,每天由老师傅将前腿肉打成肉馅,冷冻运输至各家分店。都说大壶春是不加皮冻的“清水”生煎,其实皮冻也加,只是少,还用了三种酱油调味,是老上海熟悉的甜鲜口感。
包馅包生煎的师傅几乎不用称,全凭手感。25克的皮配25克的馅,一包一个准。白嫩的生煎在指间成型,蘸了绿葱花白芝麻,尤其玲珑可爱。为何要在入锅前就蘸上芝麻?据说,这样才能让面皮在油煎时充分吸收芝麻和葱花的香气。
包好后,生煎还要继续发酵半小时以上。原本结实的小个头发得圆润起来,七八十个生煎挤挤挨挨地塞进大铁锅里加热,楠木盖子盖上,不一会就爆出吱吱的滚油声。虽说大壶春一向是褶子朝上煎,但虾仁生煎为示区别,也是褶子朝下,并没有什么原教旨主义的坚持。
淋过一次水,待水蒸气把面皮蒸熟后,生煎便可出锅。一个个如饱满臌胀的小包子,松软面皮带着发面特有的麦香。底部松脆,因吸收了一部分肉汁而具有了更丰腴的口感。内里肉馅浸出少许汤汁,肉质紧实。
据说以往有会“做人家”(节俭)的老先生,把外皮吃了,肉馅打包回去,还可以烧一锅菠菜肉圆汤,想来不是虚言。
临走时,发现门口立着“本店获评必比登(米其林系列)美食推介餐厅”的牌子。跟经理问起店里的生意有没有变化,他倒是很淡定:“好像是好了一点吧。”的确,如大壶春这种老字号,对于米其林的依赖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那些风雨无阻排着队的老上海食客们,甚至不一定知道什么是“米其林”,也没有兴趣去考证各种生煎流派孰优孰劣。
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从小吃到大的熟悉味道,仅此而已。
半发酵|东泰祥
重庆北路上的东泰祥里,敞亮的生煎制作间就坐落在店堂中央。生煎制作的所有环节,从揉面、打肉馅到煎制,全都在这里完成。
大壶春做生煎主要凭经验,而东泰祥更接近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每一步都慎重严谨。中筋面粉、水和酵母的比例皆有规定,揉得光滑白嫩,擀成大片又滚成长条,分成20克的小剂子。厨师手边摆着电子秤,时不时就要扔一个剂子上去过秤,保证分量如一。
包馅肉馅也用了前腿夹心肉,加适量皮冻,又用酱油调鲜。东泰祥并不一味追求皮薄馅大,馅料分量只比皮略多一些,而且永远只有两种经典口味——鲜肉和虾仁。店家说:“我们不创新,把传统的口味做精做细就成功了。”
正在发酵的生煎们从揉面到擀皮,并没有专门的发酵时间。所谓“半发酵”,主要的发酵过程在包馅之后完成,根据季节和天气不同,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半发酵面皮控制起来并不比全发酵轻松,既不能过头发酸,也不能失了松软。每天温度、湿度不同,发酵程度全由师傅拿捏分寸,墙上挂着温度、湿度监测仪,保证一年四季的生煎都是熟悉稳定的口感。
东泰祥正是凭这半发酵工艺,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约一刻钟到半小时后,生煎略微长胖,便可下锅。一只大铁锅最多可塞入上百个生煎,两大杯油豪迈淋下,炉火烧旺,锅里的声音便热闹起来。东泰祥也用木头锅盖,但特别之处在于顶端钉上了一层铁皮,据说是因为木头有缝隙,加上铁皮才能更好地防止蒸汽外逸。
临出锅前,撒一把芝麻葱花。这黑芝麻也有讲究:虽不及白芝麻貌美,但略香一些,店里坚持每天现炒,香气更是勾魂。
半发酵的面皮微带松软气孔,而褶子朝下的底板煎出了脆麻花般的口感。咬开后汤汁滴答,却不会喷涌而出,倒进勺里,也不过是铺满底部的一小勺。一切都是拿捏得当,绝不失了分寸,仿佛低调的炫技。有人说东泰祥的生煎是“折中主义”,倒也颇为形象。
不发酵|小杨生煎
尽管打了好几次电话沟通,又到店里试图联系负责人,不知为何,小杨生煎依然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于是,企鹅君只能凭借小杨生煎以往接受过的官方采访,尽力还原其制作流程。
皮薄汤多是小杨生煎一直标榜的特色。可这话若从生煎原教旨主义者口中说出来,就有点嘲讽的意味:“生煎馒头当然是发面的好伐啦,死面额只好叫锅贴!”
其实说小杨生煎是死面,有些委屈人家。他们面团也加了发酵粉,只不过说是“秘方”,不肯透露成分。而从我们观察到的制作流程来看,面团搅拌好后会手工揉匀,切成长条,然后直接分成剂子包馅。包好后的生煎会排入铁盘,但并没有专门的发酵时间。客流高峰期时,从包好到下锅的时间相隔很短,虽非绝对“死面”,但也见不到发酵的气孔。
如此做成的外皮较薄,不会吸收汤汁。更重要的是,面皮不需掌控发酵程度,也不必关心温湿度,即包即煎,省去许多麻烦,这也是小杨生煎能开出上百家连锁分店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去掉碟子的生煎净重噢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小杨生煎设立了工厂基地,肉馅全都在中央厨房自动化生产,配送到各家分店。肉用的是后腿肉,只是皮冻比例高了,就没法像老派生煎那样紧实。但小杨生煎的馅料倒是包得最多,一只的皮是20克,馅料约莫有40克,自然有皮薄馅大的观感。
不过,皮一旦薄,煎起来就只好褶子朝下,否则底部不够结实,铲出来时极易弄破。皮薄的另一个后果是,生煎在锅中被蒸汽吹得饱满臌胀,但一出锅就丑丑地瘪塌下来,幸而于味道倒是无损。
一碟生煎端上桌来,得借用小笼包“先开窗,后喝汤”的吃法,免得心急咬下,一包汤溅了同座一身。未经发酵的面皮薄而韧,底板偏脆硬,也有不少人欣赏。只不过,吃惯了老派生煎的人容易觉得汤汁太多,甚至斥之为“油氽汤包”。
但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小杨生煎近年来火遍上海,甚至成为外地人眼中“上海生煎”的代表。当然,美食创新绝不应受传统拘束。但至少在当下,小杨生煎的确还难以代表上海“本帮”的生煎。有一些分店里挂着“记忆中的上海味道”的标语,但这20年的记忆比起百年的大壶春、东泰祥,毕竟还太过年轻。
三、生煎的身世之谜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生煎的起点。
在古代,有馅料的包子亦称“馒头”,而吴语区沿袭古语,也将生煎包称作“生煎馒头”。
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生煎馒头只不过是摊贩沿路叫卖的街头小吃。20世纪初,沪上闻名的“萝春阁茶楼”边有个生煎小摊,在浙江路(今浙江中路)462号,因物美价廉,来茶楼的人常会叫上一客。生煎摊老板唐妙泉在征得茶楼老板黄楚九同意后,便将馒头摊命名为“萝春阁生煎馒头店”。另一说法是黄楚九主动邀请生煎师傅在茶楼下辟出门面,为茶客供应生煎。
1946年《上海特写》中有一篇文章,赞颂萝春阁生煎“能称王于上海”,特点是“肉馅大,皮子薄,兼有汁卤”,可见当时口味皆以皮薄馅大为贵,对含有汤汁的生煎也欣然接纳,并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的讲究。
而今日老上海所推崇的大壶春,其实算是萝春阁的旁支。据说大壶春的创始人是萝春阁老板的侄子,但《黄浦区商业志》上却写着大壶春创始人也是唐妙泉。1931年,黄楚九去世,萝春阁茶楼易主,而大壶春恰在1932年创立,也许是唐妙泉离开萝春阁后,便在四川中路上自立门户。许是为了和萝春阁相区别,许是后来受动乱影响,总之,大壶春生煎走的路数与萝春阁相异,汤汁不多,肉馅紧实,面皮却发得更厚,吃下去很能饱腹,在那个物资不丰富的年代,倒也颇受欢迎。
相传早年大壶春其实叫“大壸(kǔn)春”,这张三十年代末的照片即为佐证
大壶春开起来后,萝春阁生煎也并未歇业,两店呈分庭抗礼之势,其后的鸿兴馆、春江、友联、丰裕等,大多不出此两派。只是后来萝春阁搬到四川北路横浜桥旁,随后又销声匿迹,大壶春作为历史最久的老字号,便升格为沪上生煎江湖的掌门人。后来的人吃惯了大壶春,便将之推为正宗,甚至站定了“清水生煎”的流派,将“浑水生煎”贬为二等。
其实,生煎这种民间小吃,只要合了各人口味便好,何必如宗教教派一般你争我斗?若要较起真来,萝春阁的“浑水”做法反而是上海生煎的祖师爷呢。
或者,也许再过数十年,吃着小杨生煎的一代人长大,以皮薄汤多为特点的新派生煎又会转而成为他们口中的“正统”,这便是我们不能预测的了。
文 | 丁小穗
摄影 | 霈璇,Arthur
设计 | 心悦
编辑 | blubl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