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释义每周500字读书
《道德悟》连载——第五十九章

《道德悟》连载——第五十九章

作者: 翔宇1995 | 来源:发表于2016-11-24 08:42 被阅读706次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治理百姓,侍奉上天,没有能比得上勤俭的了。只有勤俭,才能早得天道。早得天道就是不断地积累德行。不断的积累德行就会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攻无不克就会不知道力量的极限在哪里;不知道力量的极限就可以治理国家。有了治理国家的依靠,就可以长长久久。这就是根深蒂固,长久生存发展的道理。

    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自古以来即被倡导的美德。在老子的思想中,节俭是治国修身的重要之道。“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治理人事、侍奉上天,最好的办法是节俭爱惜。只有节俭爱惜,才能够早有准备,先得天道。将节俭与得天道联系在一起,是否有些夸大了节俭之功效呢?非也。

    人源于自然,生于自然,存于自然。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所需要并消耗的一切资源均是自然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种种,是自然贡献万物之其他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所服务。同为自然之子,我们却享受其他事物的侍奉,难道不应心怀崇敬、感恩而节俭爱惜之么?节俭意在爱惜,爱惜于自然万物,不为一己私利而挥霍无度,残害自然。而是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立场出发,勤之俭之,形成对自然万物的博爱之心。此之谓早服——得天道。

    综上述之,将节俭视为得天道的重要途径是顺理成章的,毫无夸大之意。那么,反观现实,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深思:迈出工业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之今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可以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面对自然之给予,人们没有心怀感恩,反而贪得无厌,变本加厉。

    开采资源,排放污物。纯净之自然环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故此谓之失道。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海平面上升,雾霾肆虐,诸如此类种种,难道还不算是自然对我们明显的警告么?以笔者愚见,啬不仅为治人事天之道,更为人之存于自然的根本前提。

    前文所述种种,均为物质意义上的节俭。但老子口中的“夫唯啬”并非仅指物质方面,亦包括精神层面。精神上的节俭,即为节制。不放纵,不妄为,在自然中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勤奋勉励,珍惜自然所赋生命时光。循道而行,不狂妄自大,为所欲为,那么必会得到天道的垂怜与爱护。物质上之爱惜,精神上之节制,共同构成了“啬”的完整概念。

    对于节俭的重视与赞美,老子是未曾吝惜笔墨的。“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早有准备,先得天道,就是不断地积累,积德;不断地积累、积德,就会无所不能,攻无不克;无所不能,攻无不克,其力量就会无法估量;具备了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拥有国家、治理国家。由此可见,节俭远非修己身之法门,更是治国安民的重要途径。爱惜民力,非劳民伤财。此乃遵循天道,顺天意而行。必能得无穷之力量战胜国家之种种困难。唯如此,方能使人民安乐,从而保证国家的长久平稳运行。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有了立国治国之本,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深固抵。是谋求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大道。而现实中的人们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长生久视”的意识。往往贪图一时快活,享受,而弃长远发展于不顾。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似快活自在,殊不知这是作茧自缚,何等愚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正是基于此。

    所述种种,一言蔽之:治人事天,其道一也。以啬为之,方能生生不息,得长生久视之道。读毕本章,感触良多。节俭真正含义之丰,功德之大,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人生数十载,于啬理应感悟践行,终生孜孜以求,方得大道沐浴。人生亦得持久之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悟》连载——第五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qb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