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蒋坤元万钻公会简书精选
探寻优质培训的秘密——第二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线上学习有感

探寻优质培训的秘密——第二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线上学习有感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23:32 被阅读23次

陈秀玉

第二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2018年10月4-7日在福州举行,除了几十名现场学员,还有一百多位线上学员。纵观整场培训,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是一场非常优质的培训。

首先是集中培训那几天的情况。现场学员学习认真、专注,与导师互动性良好。线上学员也太多热情高涨,氛围很好。很多学员的言语堵塞被疏通,记录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导师规定,研修期间,线上线下每个学员都要完成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笔记。学员实际上交的作业很多篇都超过了1000个字。

最为关键的是大家的写作热情、学习热情并没有因为研修的结束而结束。研修活动结束已近十天,这期间,有不少伙伴每天写一篇甚至多篇一千字以上的记录,而且不是堆砌字词的书写,而是言之有物,记后有悟。很多学员表示:“写作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这样的变化可从学员记录中读到。

浙江的张建春老师在《培训后,我的改变》一文中写道:“这一次学习之后,感觉自己的小宇宙都爆发了,从生活、工作、阅读当中,有着无穷的想法,只想把它写下来。就像孙明霞老师所说的“可以写课堂,写学生,写校园,写生活,写行走”。”他10月9日—13日五天时间写了13篇简书。他说:“这些文字虽然不一定成文,但是在字数和篇目上对我就是一个极大的提升,而且这种进步自我感觉是全方位。正因为这样想着写,思考更深入了,对备课,对学生,对管理,对生活更加敏感了。越敏感,越觉得生活就是写作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湖南的范老师在《三天的学习,要用许多日子来写》一文中写道:“ 福州之行的收获,数千字里是载不下的。现在写得出来的,只是似乎理解了的少部分。还躺在笔记本上的,或者被我遗漏、却收藏在同伴文字里的更多词句,我还需要用更长的岁月去慢慢领悟。”

甘肃的汪丽娜老师在《坚持·奋斗·选择》中说:“国庆长假期间,机缘巧合之下跟着张文质老师学习写作,对我个人的启发很大。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写作需要坚持,需要奋斗,需要选择。”

“我的手机上有简书、美篇还有CCtalk等,我坚持每天听一节课,写听课感受。晚上还要撰写当地个人成长群一档线上读书栏目的听书分享。如果当天发生了非记不可的事情或者有特别的感受,我还要挤时间把它写下来。岂止日更,有时候一日三篇。一个人在短期内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的心中除了感恩、还是感恩。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写出让我自己信赖的文字,但写作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我期待在路上,遇见不一样的自己。”酒泉的丁雪梅主播在《写作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文中记录着。

大琳老师分享了他的故事。说一个学生上课睡觉,他本来要提高音量或走到旁边提醒,但转念一想后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效果很好。他说:“自从上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写作研修班后,我有了很多这样的转念一想。”

一个培训能让学员在培训时幸福满满,能量满满,感觉像小火山爆发,培训后还能像被疏通过的泉眼,自身不断地产生清泉。而且,培训主题是写作,提升却不止于写作,而是全方位的。这是很多培训者想要的效果吧?也是很多学习者寻找的课程吧?是什么让学员的改变如此之大,是什么对学员的影响力能如此持续呢?仔细回顾,反复思考后,我找到了几点原因。

1.生命的自由

看到伙伴们热情那么高,那么有创造力。我首先想到瑞士钟表制作大师布克的故事:

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囚禁期间,被狱警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起先,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布克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里,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此时,布克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写作研修班就是一个让人感到很安全,很舒服的一个气场。学员之间互相的鼓励,主讲老师随和又吐露心声,特别是张文质老师一直提倡生命化教育。而生命化教育就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张老师这种对于每个生命个体的体谅与尊重,让人可以全无戒备,完全敞开自己。在这个安全的、自由的气场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然舒展。

2.生命的范本

主讲老师的表现就是一份良好的移动教材。

明霞老师,每天都写一篇研修笔记。有一天晚上她跟几位小伙伴聊得很晚,但她仍然坚持完成作业后再入睡。这次最后的研修作业要求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明霞老师认真地梳理,用心地思考,完成了研修作业《写作,走向生命自觉与文化自觉》。

钟杰老师,7天时间,除了陪家人游玩,为研修班的学员讲了一下午讲座,参与了一晚上沙龙,听了文质老师几个讲座,还完成了一篇4000多字的约稿,一部16万多字的书稿被她梳理了一遍,定稿17万2千来字。还刷了两部电影。写了六七篇简书。

张老师每课必到(参加教育行走时,他也总是前排认真听者中的一员),每场必说。期间还写了好多首诗(刚数了一下,已有二十多篇),放在美篇《国家敌人》里。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跟这样的生命范本相处,你会忍不住循着优秀的足迹前行。

3.生命的链接

“我用心聆听着这群人的故事,他们有的穿行于山水与文字之间,有的用文字自培自养,有的开启了童话的私人定制,有的月月与期刊约会……虽然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学科,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葆有对文字的无限热情,笔耕不辍。我惊叹于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惊叹于他们对文字的热爱,惊叹于他们对写作的自信,惊叹于他们对写作的坚持。惊叹之余,更多的是汗颜,是心动。”——摘自伊红艳老师的记录《回看•觉醒•提撕》。

从开始培训,线上微信群建起,到结束后的这十来天,伙伴们的写作热情持续高涨。很多人跟伊老师一样,遇见了美好,看到了美好的可能,也会忍不住努力,用心溶入。心动,紧接着行动。而一个人的行动牵引着另一个人的行动,如此互相影响,良性上升。正因为生命里有了这样的优质链接,更容易变得更加美好。

4.生命的自觉

要达到生命的自觉,首先必须是自愿的。参加教育行走活动的人,90%都是自费的。参加研修班的很多老师大多也是自费的。它是自己的选择。

张老师说:“只有志愿者才能自己当机立断。由自己选择的这件事,由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着这样的激情,他才能真正成就起属于你自己的某种能力。有的是已经露出小荷的尖尖角。有的可能还很朦胧,但他带着渴望来到这种场域,那也许就真的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

对于这点我深表认同。我平时请学生做事,学生都很乐意去做,就是因为我常把任务当奖赏交给学生。就是每次有什么任务的时候,我先确定需要几个人能够完成。然后说清楚必须做什么?做这些对大家的意义,给别人带来的便利。谁让学生知道做这件事情很有价值?然后才让学生过来抢任务。因为做的事有意义,学生觉得有价值感,而且任务是自己选的,所以学生做起来热情就比较高,完成效率也比较高。

此次培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自觉性,大家做事的干劲才那么足。

文质老师对这个也是比较重视。不管是“写作的勇气比能力更重要”的言说,还是不厌其烦地通过讲自己的故事,引导大家回望自己的童年。都是为了启动大家的内驱力。开启学员写作的自觉性。

喜欢张老师的这句话:“写作的核心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个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都需要写作。写作是为自己而写,是为记忆而写,是为生命更美好的成长而写。这种成长需要被鼓舞、被认可,从而使自己走得更远更好。”

张老师说:“生命最核心的动力,需要不断被唤醒、被激励、被鼓舞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好。”而张老师就常做着唤醒、激励、鼓舞之事。所以学员才那么有动力。

张老师更是建议大家:“把自己活成自己的老师,把自己活成自己的范本。”

特别喜欢听张文质老师讲话,因为每次听完都特别阳光,特别舒服,特别有干劲。也特别喜欢张文质老师举办的活动,因为每次活动都感觉很实在,干货多多,似乎很多参与者都能小火山爆发,有了更好的生命状态。所以也一直关注、思考着张文质老师和他参与的活动。每次都希望能发现什么秘密。

张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有三种模式即:我受你的影响走你的路;我是因为你才找到自己的路,但我不是在重复地走你的路;我受你的影响,但我走我自己的路,与你相反的路。”

不管我最终属于哪一种模式呢?我都要努力地去探寻背后的秘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寻优质培训的秘密——第二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线上学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ye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