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道学•国学•养生诸子百家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二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二

作者: 营州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22:54 被阅读86次

第五十二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本章讲述戒欲、守持,明见自性体悟“常道”。“道”生万事万物,“道”又附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生发的初始,可以说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点或是根源。“道”于万事万物之中并不是一种形态,也不是一种“法”。“道”本无相、无形、无声、无色、无名,但其所展示出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极广博浩大,所以世人所见的也是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的。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寻本溯源的追溯,然后渐渐的明朗万事万物的状态,就能善加运用为我所用。堵塞感官的关窍,关闭欲望的门,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感官的关窍,就会徒增纷扰纷杂的事情,终身不可救治。戒除自身的感官的信息捕获和外界的迷障,是自我的内心平静纯然质朴,回归于婴孩的状态。这时自我就会于天地交泰,就能体悟万事万物的状态,就会避免纷扰纷杂的事情,使自我归于泰然的状态。关闭感官的关窍和欲望,能够体悟自然的规律和存在的状态,这就叫“明”,也就是明心。守持软弱柔和,这就叫做“强”,也就是见性。明心见性自我的智慧和神识会增强,用自我的智慧之光,反观万事万物的规律和状态,就不可能给自我留下祸殃和灾难。这就是传承下来的悟道的方法,是万世不绝的“常道”。

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自我的心态会受到外界压力而产生扭曲和变化。个体的欲望越强,那么所面临的干扰和压力越大。这种往复和追逐对个体的折磨是可悲的。先贤传承下来的是“常道”,也是非常道。他已经脱离了常态的思考,在自我的认知和体悟中,凝心、静心很重要。把自我的纯然和质朴归于自我的内心,这种状态是非常适合思考和体悟的。人们总是把自我的欲望扩大并且作为生活的目标,凡事以欲望为中心。用欲望来填补内心,对于生活的根本淡漠。所有的行动都是以满足欲望为导向,一旦满足更大的欲望产生如此往复。自我的纯然已经消失殆尽,可悲的奋斗直到消亡时自我仍然没有货明白。面对欲望的诱惑自我强加于己危险和祸患之中,如果戒除欲望,这种“搏”变得没有意义,甚至是可悲的。

企业运营中,管理者是否能够在运营的过程中对企业“把脉”,能否体察出企业“明”“强”很重要。企业的“明心”是企业自我状态和运转,也是企业所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政策走向、外部压力、行业运转规律等)的体察。企业的“见性”是企业自我所面临的桎梏,也是企业自身自省(包括技术、资金、方向、环节、人事等)的守持。所以整个企业运转所面临的东西如何全面的掌控,并且很好的长久发展,这对运营者的内心所守持的态势要求很高。好的运营者一定是一个深谙“常道”的人。

戒除迷障,明心见性,回归自然方得“常道”。

常道观

相关文章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八十

    第八十章[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

    第七十章[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

    第五十章[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六十

    第六十章[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十四

    第十四章[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

  •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二

    品味《道德经》之五十二 【原文】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 如何安心自在

    走马观花道德经(52) 52.道德经第五十二景点——永生之门 第五十二章 了悟生死大事 安心自在 天下有始, 以为...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七

    第七十七章[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九

    第七十九章[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ff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