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仁德为基(《论语》宪问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21-06-16 19:29 被阅读0次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第4节!感觉前几节孔老夫子一直在纠结出仕还是不出仕,一会左一会右的,很难吗?很难!

邦有道?邦无道?真有完全有道,完全仁德治政的邦国?亦或是完全与仁德治政背道而驰的邦国?应该是两都都少有的!

更多的是有仁德治政的部分,亦有很多违礼不仁的成分。区别只是仁德所占的领城、比例不同而已。仕还是不仕?行还是藏?非常考量人。对于各种的不同的邦国,该怎么做?该怎么说?

一切以个人的仁德修行为根本,为基本。当一个人的仁德修行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有正确的言行。你如果仁德修行到了圣人境界,你甚至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有仁德修养的人,必定会有正确的言论,同时也不失锐意推行仁德的勇气,有正确的行动。

但孔老夫子后面又跟了句很正确的废话:有言者不必有德,勇者不必有仁。持有正确言行的,不一定就是仁德之人。

但是,同样正确的言行,有仁德与没仁德有区别吗?有!仁德之人总是能说对的话,做正确的事,而无仁德之人只会偶尔有正确的言行,勇亦不过是一时之勇。

正确的言行,靠仁德的修行给予支撑。是仁德给予了正确言行的智慧,是仁德给予了锐意进取的勇气。

负面清单之:仁德不能亏!

相关文章

  • 325、仁德为基(《论语》宪问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第4节!感觉前几节孔老夫子一直在纠...

  • 为人处世_论语

    1.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出自《论语·宪问》。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但是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

  • 326、仁德不亏(《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第6节,是的,跳过了第5节。孔老夫子继续玩逻辑思维的...

  • 358、隐!(《论语》宪问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论语》宪问37节。前面讲到对于仁德之治...

  • 《论语·宪问第十四》01:嫁个什么样的郎君

    《论语·宪问第十四》01:嫁个什么样的郎君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问”中的“宪”是...

  • 仁,知,勇,道者三‖今天读《论语》

    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论语》·宪...

  • 每日论语

    修习仁德就是接触有仁德的人(论语2 223页)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

  • 论语•宪问

    《论语•宪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

  • 《论语》宪问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勤劳么?忠于他,能不去规劝他么?” 子曰:“其...

  • 论语·宪问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5、仁德为基(《论语》宪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ufyltx.html